日本網友崇拜張衡 新年號引關注 誰的尷尬

作者:高天韻

Facebook

這幾天,東漢科學家張衡意外地走紅網絡,他還上了日推的熱搜榜。據媒體報導,大批日本網友開始崇拜張衡。如此轟動,因何而起?

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年號「令和」。據日方介紹,這個詞出自日本最早的詩集《萬葉集》。這一次,從日本典籍裡選擇年號用語,打破了此前年號皆出自中國古籍的慣例。

不過,日本網友很快發現,在岩波書店出版的《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萬葉集(一)》裡,對「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令和‌」的出處)這兩句有補註,提到它是來自東漢張衡的《歸田賦》。後來,日本網友又去查了諸橋轍次編纂的《大漢和辭典》,裡面關於‌‌「令月‌‌」的典出,也寫的是《歸田賦》。

張衡寫了什麼?「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鶬鶊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歸田賦》)

此外,有學者指出,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寫「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唐代薛元超在《諫蕃官仗內射生疏》裡也使用了「時惟令月,景淑風和」的筆法。因此,「令和」及其出處《萬葉集》實際上都受到了中國典籍的影響。

《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印本中的相應段落。[日本古典籍データセット(国文研所蔵) CODH配信/維基共享]


一位中國網友說:「張衡寫得這麼美,我們卻大都沒看過,中國古籍中這麼多美好的文字和篇章,除了讀書時期我們也很少主動了解過,日本人卻還更加了解……值得反思。」

此事確實值得反思。

反思之一,張衡是誰?一千九百年前的張衡重新引人關注。他的卓越成就令人震撼!

他是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對中華文化及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了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指南車,發現了日蝕和月蝕的原因,繪製了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

他還是漢賦四大家之一,以優美的名篇拓展了漢賦的題材,並且開創了七言古詩體。今天,日本國即將使用的新年號,與張衡的詞句遙相呼應。有關他的貢獻,多少中國人知道,又知道多少呢?

反思之二,日本從大化革新時期,學習使用中國的年號制度,這是「唐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如今,中國早已停用年號,而日本仍沿用此紀年法,並且一直根據古代典籍來擇定年號。

「唐化」的過程長達三百餘年。隋唐兩朝時,日本向中國派出了15回至20回遣唐使(具體次數無定論)。這些使節冒著生命危險,渡海前往,全面地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禮樂傳統、城市布局、建築、服裝、飲食、語言文字等方方面面,把中國先進的文化帶回日本。今天,在日本關西的京都、奈良、大阪,能夠看到隋唐風格的建築,而真正的古建築,卻在中國消失殆盡。

第三,再說「令和」。一位美國史學家表示,日本首次選用本國典籍來確定年號,是想強調日本的傳統,這是個重大決定。

那麼,新年號與《歸田賦》或《蘭亭集序》之間的關聯,是令人尷尬的發現嗎?

當日本官員手舉「令和」的書法作品時,展現在世界面前的,是美麗而莊嚴的漢字,是字符背後的深刻內涵,還有一個民族對傳統的尊重以及藉此表達的祈願。

《歸田賦》和張衡並未從日本的辭典中抹去。然而,「令和」之源的美好,卻在文字的發祥地被瘋狂地踐踏、砸爛、變異。創造了輝煌文明的中國先賢,被貼上了「迷信」、「愚昧」的標籤;歷史被歪曲,變得殘缺、變形。文學、藝術、宗教、傳媒,一切都淪為黨的宣傳品,傳統的道德和傳值觀,被剝離、否定和偷換。所以,「景淑風和」的吉祥「令月」,離我們無比遙遠。

有中國網友說,「看書去吧。」我們需要趕緊補課,閱讀真正的歷史,擁抱寶貴的傳統,回歸普世價值。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