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達成協議還差一步之遙 觀點:衝突並未完結

Facebook

【新唐人2019年02月26日訊】2月24日,美中貿易代表在華盛頓的談判結束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這次談判取得「重大進展」,但距離達成協議尚有一段距離。有香港時事評論人士稱,美中衝突的實質是體制上的不同,因此即使雙方能夠在多個範疇達成某種程度的協議,美中雙方的衝突並不會就此完結。

最新一輪的華盛頓貿易談判24日結束後,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表示,美中談判人員已經在重要的經濟結構改革議題,包括保護知識產權、技術轉移、農業、服務和匯率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為此,美國政府決定將原定的3月1日臨時停火最後限期再延後。

川普稱,「我們正尋求達成對兩國有利的協議,而這是我們將會做的,我們距離達成協議還差一點點。」他表示,如果貿易談判還能夠再有新的進展,他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以便最終敲定美中雙邊協議的內容。

與此同時,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也在相關報導中證實,通過多輪談判後,中美雙方已圍繞協議文本展開談判,並在技術轉讓、非關稅壁壘、匯率等多項具體問題上有實質進展。

針對美中貿易談判的趨勢,中國外交學者李京日前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的採訪時表示,一旦中美達成協議,雖然短期內中國會出現「陣痛」,但長遠來說,倒逼北京當局對中國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對中國的普通民眾是有好處的。

台灣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學者曾志超則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押後加征關稅期限是新一輪談判的主要收穫,但是在最棘手的協議執行機制上,雙方並未達成共識。

香港時事評論員桑普也表示,關鍵是達成協議的雙方能否做到具體、完全、執行協議,現在美中雙方就卡在協議的執行機制上,北京認為需要由第三方來充當仲裁員,而美國想自行判斷。

桑普指出:中美對壘的焦點並不是錢或者買多少貨,而是制度上的差異。即使雙方簽署協議也不代表衝突完結,只是就未來啟動關稅等設定新的門檻。

無獨有偶,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日前也在中國大陸媒體《財新網》發表文章指出,雖然美中雙方有望達成協議,但美中貿易乃至整體關係,都難以恢復到貿易戰前的水準。

這篇文章分析認為,雙方如果能夠達成更廣泛的架構性協議,美國短期內可能不會對中國科技產業進行「極端的制裁和限制」。但在未來幾年,華盛頓仍然可能繼續限制中國企業在美投資,或是獲取技術及高科技產品;而且仍會利用威脅繼續加徵關稅、金融制裁、或限制中國獲取科技產品等手段來促使北京当局落實貿易協議。

文章斷言,北京方面,諸如「中國製造2025」等規劃以及繼續提升價值鏈、獲取先進技術的戰略目標可能也難以因達成協議而動搖,而且中共政府雖然可能藉此機會深化對國企的改革,但其最終目的是讓國企「更有效率、更為強大」,而不是讓國企消失或走向私有化。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范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