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2月09日訊】中美貿易戰的臨時停火期限即將到來,與此同時,外界對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所持悲觀更加深重。有諾獎經濟學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嚴重失衡,負債問題十分嚴峻,「算總帳的日子」正在臨近。
美國新聞網站「商業內幕」日前的一篇報導表示,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認為,中國面臨近30年來最緩慢的經濟成長,而且很可能還不是最低點,未來幾年,中國經濟還將繼續下滑。分析師通過分析中共政府發布的最新數據後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在2021年至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恐將降至 5.5%,到了2030年將跌至4.5%。
報導表示,北京當局雖在近幾個月祭出包括減稅等多項政策,試圖為經濟頹勢注入流動性,但在貿易戰持續進行的當下,要解決經濟成長放緩絕非易事。
中共官方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今年1月份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萎縮,許多經濟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有陷入債務-通縮螺旋的風險。
所謂「債務-通縮螺旋」風險指的是,經濟主體的過度負債和通貨緊縮相互作用、相互增強,從而導致經濟衰退甚至引起嚴重的蕭條。
《華爾街日報》2月7日在報導中引述經濟研究公司中國黃皮書(China Beige Book)創始人Leland Miller的觀點指出,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可能比官方數據顯示的更加嚴重。
Miller稱,受過去幾輪刺激措施影響,投資者想當然的認為中國經濟疲軟只是暫時的;但現在許多刺激手段已不再奏效,因為債務積累速度正超過增長的速度。
他指出,中共政府多年的刺激手段已經推高了中國的債務,這限制了當前北京當局提振經濟的能力。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非金融公司的債務水平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為157%左右,相比之下,新興市場整體的比值約為94%。
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投資主管Louis Lau也對媒體表示:「總的來說,我們十分謹慎。我們看到中國(中共政府)的選項正在耗盡。」
經濟學家謝國忠今年2月初也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談到了中國債務累積太高的問題。他說:「中國(北京當局)的經濟目標不是增長,而是維持穩定。」
謝國忠分析稱,因為目前債務水平太高,北京當局想要「轉向」沒那麼容易,無論是想借更多錢來建造東西,還是鼓勵人們購買,中共可以扭轉局勢的餘地十分有限,再次使用大規模刺激增長措施不應該在政策的選項當中。
報導指出,自從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債務增加了一倍,已達到其經濟規模的300%左右。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保羅•克魯格曼1月25日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則指出,經濟危機雖然有各種複雜的細節,但其原因卻非常簡單,主要就是出現龐大的房地產泡沫和債務泡沫。
保羅•克魯格曼認為,中國經濟嚴重失衡,投資過多,消費支出太少;但政府一次又一次地通過加大建設力度,並命令銀行大肆放開信貸,從而擺脫危機。他表示,雖然具體的時間還很難確定,但「中國經濟算總帳的日子正在臨近」。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明確拒絕了中方有關在3月1日前於習近平會面的提議,這意味着中美貿易戰的戰火重燃的期限也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對此,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在接受海外傳媒《希望之聲》的採訪時分析稱,川普拒川習會後,美中雙方的談判日程將更為緊迫,因為川普直言不會在3月1日前與習會面,某種意義上「縮短了有效談判時間」。
謝田表示,川普的國情咨文曾提到「川金會」可能在二月最後兩天舉行,現在川普拒絕了這個提議,意味着川普在2月最後的兩三天沒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美中問題上,某種意義上說,貿易談判截止日期甚至提前了。
他說:「換句話說,美中貿易問題,如果不在2月26日前有進展,關稅就會開徵,截止日期又少了三天,中共壓力又增大了。」
謝田預測,雖然美方高層將要參與進這次談判,但仍然很難談出結果。因為美方要求中共政府進行的「結構性改革」 基本等於讓中共當局讓權,就基本等於解散中共一部分,而這個決定劉鶴做不了。他說:「中共當局的貿易結構、經濟的改革基本和政治改革掛鈎,決策必須由上層做出。」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