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壓歲錢習俗 疑源自中日兩國

Facebook

【新唐人2019年02月04日訊】研究指出,韓國給壓歲錢習慣可能源自中日兩國。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今(4日)公佈研究,最早記載韓國給壓歲錢習慣的文獻來自1925年出版的「海東竹枝」。不過朝鮮王朝可能在後期開放通商口岸後,中日兩國已把紅包習慣帶入韓國。

中央社引述韓聯社報導,研究稱中國早在11世紀就有壓歲錢的習俗,日本也在17世紀流行送紅包。朝鮮王朝末年開放通商口岸後,日本人和中國人把習慣帶進韓國。

朝鮮王朝英祖年間文獻記載,當時難得出門的女姓在新年期間,會讓奴婢喬裝外出,代為串門子與問安。有人認為當時問安者可能會收到壓歲錢,但文獻未明文記載「壓歲錢」的詞彙。

朝鮮王朝始於14世紀末,歷代君主統治約500年。

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認為,韓國過年發壓歲錢的風俗過去未必普遍。1945年8月15日擺脫日本殖民後,人民生活普遍貧困,一般家庭可能幫孩子做新衣,或以餐飲零食招待客人來代替壓歲錢。

此外,新年要說吉祥話,韓國的長者現在會說未來式的祝福語,例如「新年發財」、「新年多福」等;以往長者會說完成式祝福語,例如「你有福氣了」、「你賺了很多」等,感覺就像華人倒貼福字,寓意「福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