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1月17日訊】大陸作家白樺近日去世。其反映文革苦難的作品《苦戀》,是傷痕文學的代表作;由此改編的電影曾招致中共強烈批判,至今未能公映。海外評論稱,白樺是一位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作家。
白樺1月15日在上海逝世,終年89歲。白樺原名陳佑華,1930年出生於河南信陽市,求學時期開始寫作。文革期間被打成右派,其作品也被批評。
文革結束後,白樺在1977年發表反映文革苦難的劇本《苦戀》,道出知識份子對中共的怨恨及無奈。被認為開啟了大陸的傷痕文學。
傷痕文學泛指大陸文革後開始的一種文學創作思想(潮流),主要是表現中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給大陸人民帶來的精神與物質上的巨大傷害以及對國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個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文學現象,在當時大陸社會有廣泛影響。
《苦戀》描寫的是一位旅居海外的愛國畫家凌晨光,於上世紀50年代返回大陸後,在文革期間屢遭迫害、甚至被打得遍體鱗傷,但後來當其女兒欲出國時,卻遭到了凌晨光的反對。於是女兒質問他說:「你愛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你嗎?」
這個問題後來被稱為是「天問」,問出了中國百姓的心聲。
《苦戀》1980年被拍成電影《太陽和人》。《苦戀》以及《太陽和人》均遭到中共猛烈的批判,中共黨魁鄧小平曾對《苦戀》提出尖銳批評。這引起了大陸和國際輿論對文革式的大批判捲土重來的憂慮,白樺被要求寫檢討。1981年10月,白樺在中共高層施壓下,被迫做了檢討。《太陽和人》至今仍遭中共查禁。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海外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的評論說:作品描寫大陸兩代人最後卻因遭受殘害和虐待而離開大陸。這樣的寫作在80年代還是非常大膽。」
旅美作家凌滄州表示,白樺是一位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作家,值得紀念和推崇:「白樺是一位獨立思考精神的作家。他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寫的作品《苦戀》,以及基於此的電影《太陽和人》遭到官方的猛烈抨擊,就是因為這些作品的獨立思考。
凌滄洲指出,白樺後來發表的詩歌《從秋瑾到林昭》,更顯示出在政治思考上的升華:「我還想強調,白樺在2007年寫作,2009年發表的《從秋瑾到林昭》這部詩歌,從對專制制度的質問,到對民族靈魂的拷問方面,都顯示出他在政治思考方面變得更深刻。」
《從秋瑾到林昭》是白樺寫於1997年的一首長詩。詩作將中共與清政府作出對比,揭露了中共的殘暴與一手遮天的程度,遠遠超出了封建時代。
林昭,原是北京大學學生,1957年被中共劃為右派。於1962年起被關押於上海市提籃橋監獄,在獄中書寫了反對毛澤東的血書與日記。1968年4月29日被中共上海市公檢法軍事管制委員會槍決於上海龍華機場。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