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2018大轉折:友好基礎消失 對抗競爭成定局

Facebook

【新唐人2018年12月26日訊】縱觀2018年,這是自美中建立外交關係以來變動最劇烈的一個轉折點,是美國對華戰略從"戰略接觸"走向"對抗性競爭"的一年。美國多家媒體和專家在年終到來之際,展望來年雙邊關係前景,均認為美中對抗性競爭關係已成為定局,不會因貿易談判結果而改變。

美國開始全面反制中共

12月20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對兩名受雇於中共政府的黑客提出刑事起訴,同一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土安全部部長尼爾森發表聯合聲明,指控中共違反了2015年達成的雙邊終止商業竊密協議。同時,美方多個盟國相繼發聲支持美國立場,一致譴責中共長期利用黑客攻擊獲取各國技術機密。

這只是美國反擊中共諸多舉措之中,最近的一個例子。

12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西藏旅行對等法》,使其正式生效成為法律。根據該法案的,中共政府必須允許美國記者、外交官和遊客不受限制地前往西藏,那些企圖阻止美方人員的中共各級官員,可能因此而面臨嚴厲的處罰。

12月13日,美國發佈新的非洲戰略,直指中共和俄羅斯是美國在非洲大陸的對手,並批評中共「一帶一路」政策給非洲帶來負面效果。

美國之音報導說,這並非美國反制中共的開始。更早時候,美國副總統彭斯於10月7日在哈德遜研究所發表了震撼世界的演講。在長達40分鐘的演講中,彭斯以嚴厲措辭指控中共利用美國及其他民主自由國家的開放,有意識進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滲透,破壞美國民眾言論自由,盜取美國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嚴重威脅現有的國際秩序。

彭斯演講凸顯中美在價值觀、意識形態以及國家利益等方面的全面對立,震動世界。被認為是川普政府在重塑美中關係,發表對中共全面對決宣言。彭斯的演講也被認為可以和71年前丘吉爾的「鐵幕演說」相提並論,將會進入歷史教科書,「因為它標誌着一個根本轉變。它推翻了美國四十年的對華政策。」

美中結構性矛盾令對抗性競爭成為定局

美國智庫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在該中心近日舉行的美中關係是否進入"新冷戰"的研討會上認為:基於川普政府已經和將要採取的更多措施,美中對抗性競爭已成定局。

戴博表示,川普政府在非常嚴肅對待加強國防供應鏈的韌性,這意味着美國經濟必將調整。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改革法案的出台已經阻止了很多來自中共的投資,而美國很有可能會出現新的出口管控條例,也會看到限制中國學生的簽證條例。

他說:「因為中國(中共)的原因,我們已經退出了《中導條約》。我們制定了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也在加強四國聯盟。 我們反對『中國製造2025』,『 一帶一路』,我前面也提到了非洲戰略,也是從中國的角度出發的。 我們看起來也在應對中國的網絡入侵。所有這一切,都不會因為中國重新購買我們的在實施關稅前他們就購買的大豆而改變。」

戴博並指出,這並非美國單方面動作,而是中共數十年一直把美國當作最大的安全挑戰。他說,這樣的關係先於特朗普和習近平上台,在他們之後也將繼續存在,這是歷史性的結構調整。

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歷史系副教授歐陽梅(Meredith Oyen)在威爾遜學者中心的研討會上指出,這次與此前中美關係多次陷入低谷不同,這次是長期的。

美國罕見出現對付中共的跨黨派共識

英國《金融時報》一篇題為「美中分手新時代」的文章說,今年最令人吃驚的事情是美國國內對付中國共識的形成。 它不僅超越了白宮和國會的分歧,也跨越了共和黨和民主黨歧見,更彌合了商業企業和工會的矛盾以及全球主義者和民粹主義者的分歧。

文章明確表示,美國人可能有內訌,但是,他們因為擔憂中共而聯起手來。

美中友好基礎已經消失

美國智庫國家利益中心的國防政策高級研究員哈里•卡奇亞尼斯(Harry Kazianis)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造成目前美中關係陷入緊張的根本原因是美中之間已經失去了友好的戰略基礎。

他分析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現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已經沒有亮點了。當初中美走近,是因為蘇聯威脅的存在,促使美國和中共站在了一起。蘇聯垮台後,美中再沒有這個基礎了。此後美中關係基礎用貿易來替代,但當川普總統上台,開始公開發表他的關於中共一直在佔美國便宜的看法,貿易這個曾經積極的因素,現在變成負面,「這最後一個讓兩國關係緊密的因素已經沒了」。

國際政治觀察家曾參照過去美蘇角力的歷史,歸納出冷戰的三大條件:一是政治及意識形態對抗;二是經濟分隔;三是軍事對峙及軍備競賽。

外界觀察普遍認為,這三個條件中,前兩個條件已經發生並正在成形,而最具代表性的軍事對峙和軍備競賽也已不再遙遠。隨着川普政府人事大變動,國防部長馬蒂斯新近去職,川普政府很可能轉向更為強硬的軍事立場,這無疑將大大加快新冷戰的進程。

(記者楊華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