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兒孫須從尊祖敬宗起,欲光門第還是讀書積善來。」這是坐落在安徽黃山腳下宏村的汪氏宗祠中的一幅對聯。它告訴後代子子孫孫要「尊祖敬宗」,要「讀書積善」,而這樣的祖訓存在於成千上萬坐落在民間的宗祠,汪氏宗祠不過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祠堂的由來
立廟祭祖在遙遠的古代就已存在。《古今圖書集成》中有「帝嚳高辛氏始立宗廟」,「帝堯作七廟以享先祖」,「殷制七廟」等記載。這說明五帝乃至夏商時期就已有宗廟。古人認為,國家最重大的事情,一個是祭祀,一個是戰事,因此對祭祀的禮制有詳細的規範。
影響後世的《禮記》一書記載,周代規定天子可建七廟,諸侯五廟,士一廟。「七廟」的意思是可以祭祀兩個遠祖和五個祖先(即父親以上五代),「五廟」的意思是可以祭祀一個遠祖和四個祖先(即父親以上四代)。至於普通的百姓則只能在居室內祭祀祖先。這種禮制對後世祠堂建制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大約在戰國時期,出現了「祠堂」的說法,彼時的屈原曾「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至漢代,「祠堂」一詞則更為常見,今天不少文獻中都出現該詞。關於「祠堂」的本意,《說文解字》上的解釋是:(周代)春天的祭祀叫做「祠」,是動詞,這是因為祭祀的物品少,儀式多文辭。祭祀時不用犧牲,用玉器、毛皮和繒帛。「堂」指的是有屋居的正室。「祠堂」的意思就是祭祀的房屋。不過,後世的「祠堂」中的「祠」轉為了名詞,即祭祀的所在。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在《文潞公家廟碑》中對宋代之前的祠堂的沿革做了闡述:「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秦)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魏、晉以降,漸復廟制,其後遂著於今,以官品為所祀世數之差。唐侍中王珪不立私廟,為執法所紏,太宗命有司為之營構,以恥之,是以唐世貴臣皆有廟。及五代盪析,士民求生有所未遑,禮頹教陊,廟制遂絶。宋興,夷亂蘇疲,久而未講,仁宗皇帝閔群臣,貴極公相,而祖禰食於寢,儕於庶人。慶曆元年(1041年),因郊祀,赦,聽文武官依舊式立家廟。」
這段話的大意是:先秦時期,天子至官師都有宗廟,秦代僅天子有宗廟,漢代公卿貴人多在墓地建造祠堂,魏晉到唐代,祭祖的廟制漸漸恢復,可建家廟,「祠堂」的稱謂被廢。五代十國動盪時期,廟制開始斷絕。宋朝慶曆年後,文武官員都可以依照以往的規制建立家廟,有的又將其稱作「祠堂」。
南宋理學家朱熹認為,建立祠堂,是「報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他在所著的《家禮》中,提出了完整的有關祠堂的禮制,如祠堂分為三間,外為中門,中門外為兩階等,並把士庶祭祖的建築稱為「祠堂」。自此之後,民間祭祖建築才普遍被稱為「祠堂」,但當時主要是家祠
到了元朝,開始出現了以家族為單位的宗祠,自明初開始,「庶人無廟」的規矩被打破,其後在明嘉靖皇帝時期,允許在家廟中祭祀始祖、先祖,這在當時形成了建宗祠祭祀始祖的熱潮,從此直至民國時期,宗祠遍布全國各地,宗祠祭祀始祖也普遍化。
祠堂的功用
通常而言,祠堂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同一血緣關係的家族祭祀祖宗的祠,也被稱作「宗祠」、「家祠」、「家廟」等;宗祠下還有支祠、家祠。一類是專為祭祀某一個歷史人物而修建的,叫「專祠」或「祠廟」,如孔廟、關公廟、武侯祠、包公祠等;還有一類是祭祀神靈的,如山川日月等神靈。
宗祠在整個家族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遇有水災火災,要首先救祠堂,將祖先的牌位、祭器等搬走,其次才是救資產。明清時期,宗祠不僅僅是祭祀祖先的所在,也是家族議事、道德教化的場所,其主要活動包括修家譜、興學、撫恤、聚會、聽訓、執法、議事、成人禮以及各種需要告知祖先的事宜。
每到春秋祭祀,全族人等要聚集在宗祠,由德高望重的族長或宗子主持,作禮設祭。清明時期,掃墓前後也要到宗祠祭祀。還有的家族規定,每逢朔望,都開祠設祭,祭祀活動十分頻繁。
宗祠祭祀的日子,也是向全族宣講宗譜的時候。一般在祭祀前,族長或其指派的人講授先賢之語,宣讀族規家法,使族人了解宗譜、家譜,了解如何做人、做事。比如安徽績溪縣南關許氏宗譜中的家訓專列一節「首明倫理」:
人與禽獸不同,皆因人有倫理,而禽獸無倫理。讀書的貴重,無非他知道倫理,你們農工商賈、婦人女子,目不知書,果能知道倫理,一切事都照倫理去做,便是一個好人,與讀書人一樣。假如讀書人心知倫理,做事不依倫理,反不如你們了。
所謂倫理,一是君臣有義。君王要仁愛百姓,要做仁君,不可做昏君;臣子要盡忠報國,要做忠臣,不可做奸臣,即君明臣忠。二是父子有親。父親要愛惜兒女媳婦,必須教訓兒女媳婦學好;兒女媳婦要孝順,還要自己學好,即父慈子孝。三是夫婦有別。做丈夫的須知道淫為萬惡之首,必須守正,如果艱於子息,可以娶妾,切不可好色行邪;婦人要從一而終,以貞節為貴,即夫義婦貞。四是長幼有序。做兄長的要愛惜弟弟,做弟弟的要敬重兄長,即兄愛弟,弟敬兄。五是朋友有信。交朋友要交好人,不可交壞人;待朋友要言而有信,不可口是心非;朋友有善事,當勸他做去,有壞事當阻擋他不要做,即以信義相結,終身不變。
結論是:「我於外男婦,大小肯依倫理做事,便是個好人,天地要保佑他,他本身必有好處,子孫必然昌盛;若滅倫悖理,與禽獸一樣,天地不容,算不得我的子孫!」
家訓中告訴族人要忠君報國,尊老愛幼,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堅持操守等做人的道理,而這大多來自儒家思想,長期浸潤在這樣文化中的中國人,自然維持著一定的道德水準。
為了讓族人時刻警惕,有些家族還將族規家法列於宗祠內,如徽州呈坎村貞靖羅東舒先生祠,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新詞八則》八塊粉牌。
除此而外,家族中遇到重大事情,如修家譜、推選族長、購置墳山和義田等,也都由族長組織族人討論。遇到族人違法家法和族規時,比如忤逆不孝亂倫、偷盜、賭博、好勇鬥狠、侮辱女性、強姦、通姦等,宗祠又成為審判的場所,族人都可以旁聽,以達到教育的目的。懲戒方式有思過、跪香、接受鞭刑,最嚴重的是開除出宗,生不能入祠堂,死不能入祖墳。
同樣,祭祀先賢和名人的「專祠」的主要功能,也是讓世人明晰如何做人、做事,要向哪些人學習哪些品德等。祭祀神靈,則是讓世人懂得敬畏天地,不可胡作非為。
煌煌汪氏宗祠
聞名全國的宏村「汪氏宗祠」,名「樂敘堂」,又名「眾家廳」,是領有4個支祠的總祠,它座落在月沼的南北軸線上,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
歷史上,「汪」姓是個大姓,除了宏村,在福建泉州、江西省德興市、台北等多地都有或曾有過宗祠,而宏村就是因為「汪氏」的先祖在此定居而發展至今的。
「汪姓」與中國眾多姓氏一樣,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後裔。當年,汪氏祖先出生時,左手手掌上的是個「水」紋,而右手手掌上是一個「王」紋。於是,遂賜姓為「汪」。
宏村汪氏76世祖汪辛,即汪思齊,明朝時在山西任運粟主簿。建祠時,汪辛不在家鄉,但出資過半,德高望重,村人推崇其妻胡重娘及子仕和、仕隆主事興建。時縣尹黃彪建言取名為樂敘,意為「秩敘敦倫,永履和樂」。族人同意,汪辛並寫下《樂敘堂記》,刻在迎門一排六扇屏風上,屏風背面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家訓。
樂敘堂由門樓、大廳、祀堂三部分組成,正堂開敞,正對天井。明間正中掛「樂敘堂」匾。中間三幅畫像分別是汪氏初祖,徽州、宏村的汪氏先祖,邊上一個女子畫像是從西遞嫁到了宏村的胡重娘,因其設計了宏村的牛形仿生學水系而聞名當地。前廳側牆懸掛宏村歷代賢達。
據當地人介紹,當年汪氏宗祠中家法森嚴而且公正公平,因此,凡「汪氏宗祠」的決斷,數百年來是可以得到當地衙門或者法院認可的。
宗祠被毀
1966年文革爆發後,響應毛澤東號召的紅衛兵在全國掀起了「紅色恐怖」狂潮,旨在破除「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在這期間,不僅眾多文化精英被迫害致死,更有無數文物古蹟被毀掉、毀壞,這份清單中包括: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揚灰;造字者倉頡的墓園被毀, 改造成了「烈士陵園」;山西舜帝陵被毀,墓塚掛上了大喇叭;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大禹廟被拆毀,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爛,頭顱齊頸部截斷,放在平板車上遊街示眾;世界佛教第一至寶、佛祖釋尊在世時親自開光的三聖像之一八歲等身像被搗毀;孔子的墳墓被剷平,孔廟中的泥胎塑像被搗毀;和縣烏江畔項羽的霸王廟、虞姬廟和虞姬墓被砸成一片廢墟;頤和園佛香閣被砸,大佛被毀;王陽明文廟和王文成公祠兩組建築被平毀無遺;太原一百多處古蹟一天之內全部毀掉;河南南陽諸葛亮的「諸葛草廬」(又名武侯祠)被毀;書聖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畝的金庭觀幾乎全部平毀;合肥人代代保護、年年祭掃的「包青天」墓,也毀於一旦;杭州岳飛墳墓被刨,其被焚骨揚灰;阿拉騰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園被砸了個稀爛;海南明代名臣海瑞的墳墓被砸;湖北江陵名相張居正、北京城內的袁崇煥的墳墓,還有吳承恩、蒲松齡、張之洞、康有為等諸多歷史名人的墳墓被挖、被砸、被毀……
祠堂當然也在「四舊」之列,很多地方的祠堂被拆,被毀。據悉,文革前,宏村有祠堂26所,現存2所,另一所尚在修繕之中,其餘盡數在文革中被毀。而「汪氏宗祠」之所以能搆得到妥善保存,是因為1949年以後改成了糧管所的「糧庫」。
而在江西省德興市泗洲鎮中洲村,始建於唐代的環溪汪氏宗祠,之所以得以留存,是因為當地幾個農民用泥土、石灰將牆上彩繪和磚雕圖案抹平遮蓋,才免遭損毀,直到1996年,村民才將牆上泥土和石灰清洗掉.
至於距今有600多年歷史,由石璉溪的汪氏旺族連同其14支異地汪姓宗族合修而成的石台縣汪氏共九座宗祠,則在文革中被悉數毀掉。
雖然資料有限,無法知曉全國祠堂的真正數字,但有文章說單徽州就曾有6000多座祠堂,那麼全國有多少座呢?而由汪氏宗祠以窺全貌,遍布全國各地的宗祠、祠堂有多少毀於文革?如今還剩下幾座呢?恐怕被毀壞的數量是相當驚人的。
祠堂被毀後的惡果
祠堂的被毀,是中共毀壞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如今殘存的祠堂,也成為了旅遊和嬉鬧的場所,再無昔日的功用。而隨著作為宗族的精神寄託、靈魂歸宿和人性回歸的祠堂的消亡,隨著一代文化精英的消亡,中共割斷了今人與祖先的血脈相連,使其喪失了文化之根,截斷了中華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延綿不絕的傳承,帶給了中國人深深的傷痛。
這也意味著此後的年輕一代只能接受黨文化的教育,很難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鄰裡潛移默化的傳統教育和薰陶,也很難知道究竟該怎樣做一個有德行的人,他們變成了沒有傳統文化的一代,而這正是中共毀滅中國文化的真正目的。地下有知的先祖們一定不願見到這樣的「紅色子孫」吧。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