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重返文革?政審不合格不能高考引發軒然大波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1月09日訊】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發布消息稱,政審材料是參加高考錄取的必備材料和重要參考依據,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高考。由於「政審」一詞帶有濃厚的文革色彩,立即引起輿論嘩然,批評和質疑的聲浪迅速高漲。隨後,重慶官方對外解釋稱,重慶市並未違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政審」之說是媒體記者對相關政策進行了「片面誤讀」。

今年11月7日至16日是重慶市高中生參加2019年普通高考的報名時間。在此之前,中共重慶機關報《重慶日報》於11月6日發表了一篇報導,專門介紹這次高考報名制度。

該報導稱,據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消息,政審材料是參加高考錄取的必備材料,將反映在考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是高考錄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普通高校的錄取。

這篇專題報導還進一步闡釋說,「政審就是對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及現實表現進行審核。政審的結論分合格與不合格兩類,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普通高校的錄取。」

《重慶日報》還列出了政審不合格的主要事項,包括: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道德品質惡劣;有違法犯高考罪行為。此外,報考軍警、公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公安部門和院校會對考生進行再政審。

據稱,這項工作主要由考生所在的學校或單位對考生作出鑒定。

其中,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政審,反映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以《重慶市普通高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呈現,由重慶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生成和打印,分為電子和紙質兩種形式,電子檔案將在錄取時提供給高校;紙質檔案裝入學生檔案,交給錄取高校存檔。

非普通高中畢業考生的政審,則使用《重慶市普通高考學生綜合信息表》。對受過法律處罰或違紀處分的考生,單位要提供所犯錯誤的事實、處理意見和本人對錯誤的認識及改正錯誤的表現等材料,如有隱瞞,「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發布消息稱,政審材料是參加高考錄取的必備材料和重要參考依據,政審不合格者不能參加高考。相關消息引發輿論界的強烈反彈。(網絡截圖)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述報導刊發後,很快就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彈,網絡上質疑與批評的聲浪迅速高漲。

有網民質疑:寫鑒定的人未必就公正客觀,把一個不一定公正客觀的結論,寫進年僅十幾歲尚不成熟的中學生檔案里影響一生,這種事情誰能接受?

也有網民驚呼:「天啊,這麼是要文革嗎?政審,是黨說了算?」

還有網友評論稱:「如今的政審就是蒙人的。鈔票開路,沒有通不過的政審。其實這就是大學領導給自己新開了個生財的門道。」

有網友評論道:「十幾歲的孩子被高考壓得幾乎都成書獃子了,哪裡還有什麼政治思想?政審說白了就是查背景出身,富二代官二代拼爹怕是要被洗牌了,有海外關係的也早做準備吧。」

還有不少中國網民翻牆在海外中文媒體的相關報導下留言評論。

有網友評論稱:「先把中共自己審審吧,財產公開喊了快30年還不敢實施,共產?共誰的產?公開都不敢還共產。一個混蛋政權只能培養一批滿口假話大話胡話的下一代。看看這個政權還能掙扎多少年。」

網友jigengdui56則評論道:「政審,像法西斯那樣邪惡反動,中華文明五千年,世界文明史,沒有哪國哪個朝代是以政審取士,誰也沒有權利去剝奪一個年輕人獲取知識的權力,按聯合國憲章,牢房裡的犯人都有權力在牢房中上大學。毛臘肉把人分三六九等,扼殺了我中華多少精英,現在袁二又借屍還魂,逆歷史潮流而動,愚昧至極,不得人心,絕無好下場!如果共產黨堅持這樣搞,那就是全球最反動最無人性的政黨!」

面對網絡上幾乎一邊倒的質疑與抨擊,重慶市教育考試院辦公室主任羅勝奇出面接受陸媒《中國新聞周刊》的採訪辯解說:「關於政審是媒體記者寫錯了。我們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現實表現的審核。記者把這個理解錯了,就出了一個『政審』。」

羅某並一再強調,重慶市並沒有另搞一套,而是「嚴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辦事,「文件是一脈相承的,沒有做變化。只是記者的片面誤讀。」

羅勝奇聲稱,重慶市往年也都會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對考生進行「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現實表現的審核」。

據了解,在中國大陸,高考政審最嚴苛時期是1957年的反右派運動之後。從1958年起,高考前對學生進行的政審,主要是依照家庭出身和社會關係把學生分為四類:1、可錄取機密專業;2、可錄取一般專業;3、降格錄取;4、不宜錄取(有的地方用不予錄取)。

當時,凡是出身地主富農資本家家庭的,家長被劃為右派的,有海外關係的、社會關係複雜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不宜錄取和降格錄取者。而任何學生一旦高考政審表上被蓋上「不宜錄取」或「不予錄取」的印章,不管他的高考成績多麼優秀,都沒有機會跨入大學的校門。

文革期間,中國的高考被取消,大學一度停止招生。1970年以後,全國的大學開始按推薦制招生,而想要獲得推薦成為「工農兵大學生」或「工農兵學員」,「政審」這一關就更加重要。不僅前述「出身不好」的學生過不了關,文革中被政治對象的子女也受歧視,不能被推薦上大學。

直到「文革」結束後,1977年恢復高考時,在鄧小平的主導下,「政審」的尺度才開始放鬆,之後「高考政審」的說法逐漸淡出公眾視線,但實質性的「政審」其實一直都存在,只不過評判是否「合格」的具體標準,隨着時代的變化有所調整。

1999年7月20日中共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對法輪功的政治迫害後,在高考招生時,中共仍然在政審環節規定了,凡是不放棄修煉法輪功的人都不能參加高考,甚至不能得到中學畢業證書,表明中共的「高考政審」從來都沒有真正撤消,只不過變換了更具欺騙性的名詞而已。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