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中共債務危機背後的祕密

Facebook

標普全球評級於10月16日發表報告,認為中國(中共)地方政府積累的表外債務可能高達40萬億人民幣,甚至更高。彭博7月曾刊文說,中美貿易戰的副作用會使中國(中共)債務危機瀕臨引爆邊緣。

截至目前,中共官方並未公布地方隱性債務規模。不過,各界從舉債主體、融資管道等多角度進行估算,相較國際機構,國內預測規模更高,有分析認為,實際情況花上10年時間可能都解決不完。

也許有人會問,歐美國家也有巨額債務問題,為何只有中共受到特別關注並可能爆發危機?經濟學家的答案是,在預測債務危機方面,「債務累積速度」比「債務規模」更具指標性。所以中共債務遠高於其它新興市場國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其債務累積的速度。

「債務累積速度」簡化比喻是一直在「借新債還舊債」,就以現成的數據來舉例,2015年中國新發行的公司債中,有44%是用於償還舊債,不是用於生產經營產生利潤,落入以債償債的惡性循環,而這其中,又以央企和國企為主,其中最典型例子是脫胎於鐵道部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鐵總)。

眾所周知,鐵道部曾是特殊央企,是擁有專屬公檢法系統的獨立王國,被指是江澤民派系「悶聲發財」的後花園,因為腐敗而債台高築,也在中共十八大前後深陷高層博弈。2013年十八大後,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涉貪被判死緩,鐵道部摘牌,鐵總成立。

2017年1月,鐵總工作會議提出,研究推進鐵路企業債轉股。在2012年之前的鐵道部已有「發債部」之稱,2013年之後鐵總的債務持續增長,至今債務有多少?公開數據顯示,鐵總2016年總債務高達4.72萬億,且較2015年債務增加6,000億元以上。中共央企鐵總年增6,000億元,累計總債務近5萬億元,被指全球恐怕找不出幾家這樣的企業,因為若在其它國家早就要宣布破產。

鐵總為什麼可以不破產?雖然其總收入持續下滑,但帳面上仍然「盈利」,2016年,鐵總稅後利潤10.76億元,較2015年的6.81億元增加58%。這樣的帳面數字背後有兩個手段──政府公益性補貼,以及所得稅為負(退稅)對衝獲得正利潤。

鐵總不倒,除了靠人造盈利,還有借新還舊的套路很明顯,據披露,鐵總2016年末高達4.72萬億的總負債,利息支出只有752億元。如果我們以2015年末的負債作分母,鐵總資金成本僅2個點還不到。低到驚人的資金成本,導致其可以有恃無恐地借債還債。

而在鐵總4.72萬億的總負債中,其中逾3.95萬億為長期負債,其中國內借款3.77萬億,借的錢九成以上來自國有銀行。

國內借款就是內債,央企是中共在管的,國銀也是,解決央企負債的一大對策就是「債轉股」。

2017年1月3日,鐵總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研究推進鐵路企業債轉股。一旦債轉股,鐵總在銀行的債務變成股份,銀行入股後從債權人變成股東。如此一來,銀行壞帳、央企負債統統不見了。

中共財政部長劉昆曾經「很有信心」地表示,地方債務有效控制,預計5到10年即可分攤消化。其實就是不管債務40萬億也好、400萬億也好,99%是內債,只要「債轉股」。

但債轉股後也不是憑空消失,而是透過上市公司投入股市,股民扛。銀行的錢是全民的儲蓄,也是全民埋單。如此,中共債務危機將引爆13億民怨。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現在中共只是拖的階段,一拖再拖,到最後拖不下去,全中國民眾也會對中共來一個總清算。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