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三大忌:貪涼、過燥、亂補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0月17日訊】秋天五行屬金,對應人體,肺也屬金;金氣燥,反映到季節特徵天乾物燥,人體的呼吸系統容易受燥侵害而耗傷。此時也是感冒和一些「老毛病」的高發期,人們在飲食起居等方面應注意三大忌,以便順利度過「多事之秋」。

一忌貪涼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是脾胃病高發季節,特別是潰瘍患者更易復發,因此這個時節應格外注意調停脾胃。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睡覺時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在飲食方面,不宜多吃寒涼食物或生冷不潔的瓜果。專家建議,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注意。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一般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減少進食油膩食物。

除此以外,秋季很多人進行戶外鍛練時,會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盡量少添衣物。專家認為,「秋凍」自有一番道理,但切不可過於貪涼,秋天的早晚氣溫較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練時應在身體發熱後,才能脫下過多的衣服。而且鍛練後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著涼。



秋季養生可以多吃一些生梨、甘蔗、荸薺、柚子、枇杷等具有很好潤燥功效的水果。(pixbay)


二忌過燥

秋季氣候日漸乾燥,會使人皮膚和口角乾裂,口乾咽燥,聲音嘶啞。有些人還會出現毛髮脫落增多,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症狀,俗稱「秋燥症」。

秋天金旺能克木,使屬木的肝受損,所以防燥的同時要強肝。「酸入肝」,酸味食物適合秋天飲食,可以強肝,還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的功能。

同時還要注意養陰潤肺,除了應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以外,還可以多吃一些如生梨、甘蔗、荸薺、柚子、枇杷等具有很好潤燥功效的水果,或者烏骨雞、豬肺、龜肉、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米、花生、鴨蛋、菠菜等食品,還可以自製諸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這樣的飲品,同樣可以達到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效果。

三忌亂補

秋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進補並非「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更不要虛實不分就亂補一氣。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則不宜用補藥。同時,虛病還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因此只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同時還忌諱多多益善的補法,因為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專家提示,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人,更應以實用為滋補原則。

肉類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多食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且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等老年常見並多發病的病因。

現代營養學的觀點認為,飲食清淡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已成為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另外,《黃帝內經》講秋天的養收之道,在於從容平和不外求。精神意志上要不外求,學會輕輕淡淡放下名利情的追逐與執著,「收斂神氣」「使志安寧」,可以降低秋天的燥急之害。

養生的關鍵是習慣,秋季養生格外要求人們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鍛練。從中醫角度講,「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能夠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