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8年10月13日訊】「憂鬱症」是大家並不陌生的一個詞,各個年齡階層中,都有患憂鬱症的人群。那麼憂鬱症,有哪些反應?又應該如何預防和改善呢?本次我們就請專業精神科醫生徐惠平,為大家講解,一起來看。
憂鬱症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下至9到10歲,上至8、90歲都有出現的可能。憂鬱症通常表現為食慾不振、情緒失控、失眠等,嚴重情況會出現自殺傾向。徐醫生特別介紹,季節的變化也會引發憂鬱症。
精神科專業醫生 徐惠平:「陽光實際上對人的情緒很重要的,在秋季、冬季來臨的時候,太陽光照少了,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那麼比較敏感的人或有抑鬱傾向的人,在那樣的季節可能會引發抑鬱症。」
那麼要如何改善憂鬱症呢?徐醫生表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飲食非常重要。
精神科專業醫生 徐惠平:「首先我們是從生活的角度著手,希望能有一個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有的時候要激勵自己,叫自己經常出去,跟朋友多交流。一個人單獨留在自己家裡或者關著門,這樣反而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因為人的大腦皮層在沒有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它幾乎就是不活動的,你大腦不活動的時候,容易增加憂鬱症的。多接受一下陽光,尤其上午的陽光,會讓人更加舒服一些,心情會開朗一點。」
徐醫生還建議患者們不要過多服用藥物,應該多諮詢醫生,同時家人和朋友也要多陪伴他們,幫助憂鬱症患者們恢復健康的心態。
精神科專業醫生 徐惠平:「作為家人朋友都要去引導他,可以帶他們出去轉一轉,公園裡散散步,或者是把他們的思維從孤獨的狀態中引發出來,或者讓他去專注其他他愛好的東西,把他的注意力引發到其他地方去,這樣就不至於讓他整天沉靜在那種負面的思維當中。」
新唐人記者孫玉玟、鐘心萍美國休斯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