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2000億美元關稅重砲,正式開火。
儘管美中雙方正著手籌備下一次談判,但川普(特朗普)9月17日依然宣布,規模高達2000億美元的高關稅措施將於24日正式實施,宣告美中貿易戰進一步白熱化。
「中國(共)在貿易上占美國便宜已經太多年,他們也曉得,我是唯一知道怎麼做來阻止這一切的人。」川普在推特上強調。
事實上,這次川普啟動新一輪貿易砲火,有四項重點值得留意。
…..China has bee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rade for many years. They also know that I am the one that knows how to stop it. There will be great and fast economic retaliation against China if our farmers, ranchers and/or industrial workers are targeted!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8年9月18日
一、川普備妥長期戰略 三階段應戰
儘管許多左派媒體常刻意將川普政府描繪成「混亂」、「多變」,但實際上川普政府相當善於規劃戰略,攻守有序。例如眼下的貿易戰,已經擬定三階段戰略:
1. 9月24日至12月31日,屬於「和緩談判期」。2000億美元商品採10%稅率徵收關稅,加上人民幣貶值因素,這個稅率對美中雙方衝擊最小,有利於雙方談判,同時也帶給中共某種程度的壓力。
即便在這三個月內,雙方談判依然僵持,也不至於對美國年底購物季帶來太大衝擊,確保美國人民能夠安定過年。
2. 2019年1月1日起,進入「談判加壓期」。2000億美元商品採25%稅率徵收關稅,將讓中方與企業明顯感受高關稅壓力。即便中共想藉由人民幣貶值與出口退稅手段,來抵銷關稅、彌補企業損失,屆時也將面臨其它風險,將於文後再述。
3. 設若中共對美國農民或產業進行報復,則隨即進入「全面交火期」。美國商業部長羅斯(Wilbur Ross)解釋道,屆時美國將「對額外的267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
換言之,到時候,所有中國輸往美國的商品,將全面覆蓋在貿易戰火之下,規模空前,衝擊巨大。
二、中期選舉前難有結果 川普用貿易戰助攻選戰
從目前局勢來看,美中雙方很可能不會在短期內達成協議。
中共方面仍將採取拖延戰術,待觀望中期選舉結果,再行應對。美方對此了若指掌,因此川普此刻的貿易戰略,其實也兼顧著助攻中期選舉。
一來,包括聯邦調查局等情治單位,陸續指出中共正干預美國選舉、是「美國的最大威脅」。此刻川普對中共祭出2000億砲火,可凝聚美國民眾的愛國心與團結意識,支持川普發動貿易戰追求公平貿易、保護美國,甚至進一步支持川普領軍的共和黨。
二來,將關稅稅率初步訂在10%,可以減少對美國企業的衝擊,對企業釋出善意回應,穩定市場,亦有助於共和黨選情。
一旦戰火必須延續到明年,過程中可讓企業界看到中共不願放棄不公平貿易手段、仍想占美國便宜,屆時再將稅率提高到25%,亦可減少反彈聲浪。
三、人民幣貶值抵銷關稅?中共或列匯率操縱國
為了因應貿易戰,中共此前讓人民幣大幅放貶,自3月底迄今,人民幣貶值幅度已達10%;再加上中共日前宣布提高出口退稅率,最高達到16%,這兩項舉措被認為是用來抵銷美方高關稅的手段。
不過,放貶人民幣、提高出口退稅,或許能沖扺關稅成本,卻可能對中國帶來更多風險。
首先,是操控匯率、反遭金融制裁的風險。
美國財政部將在10月15日公布貨幣匯率操縱半年報告,倘若美方認定中共是貨幣匯率操縱國,屆時將可能對中方祭出更多制裁方案,諸如:凍結中共權貴與國企的海外資產、限制外國與中共貿易往來,甚至其它更嚴厲的金融制裁。
「毋庸置疑的是,貨幣貶弱為他們創造不公平的優勢。」美國財政部長姆欽(Steven Mnuchin)7月20日曾對路透社預告,「我們會仔細審查他們有沒有操縱貨幣匯率。」
其次,人民幣大幅貶值,將相對抬高中國物價。加上關稅因素導致國外進口商品上漲,特別是大豆、豬肉等食品價格上揚,將持續推高國內物價,人民百姓的生活壓力也將更大。
其三,出口退稅提高,某種程度是中共對企業的變相補貼。然而,這也將導致中國財稅收入減少,可能進一步加重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與債務周轉問題。
其四,人民幣貶值的長期壓力籠罩市場,中國資產持續貶值,很可能將促使更多外資企業或國人想方設法,將資產兌成美元、移至海外,加速中國資金外逃,中國外儲也將繼續萎縮。
四、在華企業壓力倍增 或加速外移
美中貿易戰自7月6日開打以來,美方最強大的砲火並非關稅,而是心理戰。
川普透過他最擅長的談判交易戰略,運用多方籌碼,對中共同步施壓;加上中共不願改變不公平作法、固守權貴集團利益、堅不讓步,導致貿易戰愈演愈烈。
儘管2000億關稅還沒正式啟動,中國市場與在華企業已經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深感憂慮,心理壓力沉重。
諸多外企、台企已相繼遷往海外或轉移部分產能至海外,甚至投資金額巨大的高科技企業(如富士康等)也已對撤離中國展開布局,相繼轉往印度、美國等地投資。
加上美方宣布明年稅率將提高到25%、後方還有2670億美元彈藥等待上膛,以及中共可能被列入貨幣操縱國等種種因素,都對中國或外國企業帶來龐大心理壓力。換句話說,中國產業環境已經不再具備企業所需的長期穩定性,反而瀰漫太多不確定性,導致企業風險成本過高。
因此,可以預見,外企、台企甚至中國民企未必會因為人民幣貶值、出口退稅增加而冒險留在中國;反而可能下定決心撤離國內,將資產與產能移至海外,尋求更長治久安、更低成本的生產運營。
──轉自《大紀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