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債務已達33萬億元 相當於40%GDP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8月09日訊】近期,大陸出現P2P網貸爆雷潮,房地產企業跑路,能源企業違約等,有業界人士解讀,這是債務風險失控,危機爆發的前兆。有英媒8日報導,中國大陸家庭債務也在激增,加上消費貸款,去年大陸家庭借款高達3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40%。

8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拋棄了長輩的節儉習慣,變得樂於借錢消費。

中資投行中金公司(CICC)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消費貸款的未償還金額,已達6.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近40%。2017年底消費貸款促使家庭貸款增加至33兆元人民幣,約相當於中國GDP的40%。

報導說,一些經濟學家擔心,隨著消費者將越來越多的收入用於還款,家庭債務的增加將損害長期消費增長,同時還有可能觸發金融危機。

國際清算銀行(BIS)對54個經濟體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家庭債務可能對長期消費產生負面影響,當借款高於GDP的60%時,這種影響會加劇。

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經濟學家陳凱跡分析中國家庭債務增加的原因說,當中國經濟增長難以依靠企業維持時,中共因此把信貸對象轉向了家庭。而近年數量快速增加的P2P網貸平台,也使消費貸款加速增長,大部分人的收入皆用於還債。

陳凱跡估計,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總額中,債務負擔已佔80%,若所有家庭同時償還債務,可能導致消費崩潰。

信用評級公司惠譽指出,貸款負擔可能壓抑其他形式的自由消費開支,中共期盼將經濟轉型為消費增長型經濟的期望,將因此削弱。另外,若再出現大規模消費者違約,將有損放貸機構償債能力,恐造成金融危機。

中資投行中金公司表示,「中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依然穩健,具有高度韌性。」

除了不斷增長的中國家庭債務,近期從P2P網貸爆雷潮,到陸續出現房地產企業跑路、能源企業違約,外界普遍解讀為是債務風險失控,危機爆發的前兆。

而對於債務危機中最大的地雷——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也被外界視為中國經濟危機的爆破點。對於地方債務中共的態度是首鼠兩端。

中共人大財經委委員賀鏗5月19日稱:「國外機構估計,我們的地方債大概是40萬億,這應該是合理的,不高。但是地方政府就沒有一個想還債的。」

中共財政部7月18日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8萬億元,與國外估算差了一倍不止,這其中的貓膩,就在於地方債務隱形化。

地方政府除了發行財政部許可額度內的政府債券之外,通過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等各類平臺融資的其它部分,則被視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根據清華大學財稅研究所所長白重恩團隊的調研結果,截至2017年6月底,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約為47萬億元。

中國地方政府的真實債務,如果按照白重恩團隊的研究來估算,應該約為63.8萬億元;即使按陳柳團隊的不完全估算,也超過47萬億。

業界分析,巨大的地方債危機,不僅對中共而言是無解的死循環,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更預示著前方高危。因為中共無法消除地方債的無限膨脹,但卻能將債務泡沫部分轉移至民眾身上。

財經專欄作家孫驍驥認為,中共會將地方債擊鼓傳花,轉移至居民債務。而轉嫁地方債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樓市和股市。

中國家庭債務近兩年來激增,時間上正好是中共去槓桿、地方政府剔除不良債務的時期,其內在的聯繫耐人尋味。

孫驍驥認為,最近兩年中國房市去庫存,導致中小城市的房貸大量增加,中國家庭債務70%來自房貸,實質就是民眾在幫助地方政府和國企「去債務」。

他分析說,中共近期對地方債表態強硬,就是明示地方政府可以有較大空間來自己尋找方法處理債務。而中國歷次股市牛市,也都有為地方政府和國企融資而上漲的影子。

(記者文馨綜合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