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皇帝有兩種敬畏,會使國泰民安(數文)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5月15日訊】

一、願相公無權力

唐玄宗時,周墀剛擔任宰相時,私下裡對韋澳說:「我能力小、責任重,你應該來幫助我!」

韋澳說:「我希望相公無權力,不要行使權力!」周墀一聽,感到十分驚訝,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

韋澳說:「賞功罰罪,如果不符合天下公論,會造成很多罪過。希望您不要以個人的喜怒愛憎,去行使權威,就像您無權一樣。您只要命令各部門的官吏們,各自盡職,秉公執事。那麼您只要在朝廷,衣襟端莊,恭恭敬敬地坐著,督察他們,就行了。天下自然會得到治理。您自己要什麼權力呢?」

周墀對此,深表贊同。

二、「何道可致太平?」

李昪,字正倫,徐州(今屬江蘇)人。他本是吳大丞相徐溫的養子。天祚三年(937),代吳稱帝,史稱南唐。王棲霞,曾從道士學習修道。

李昪主持南唐時,曾加號王棲霞,稱他為「真素道人」。

有一天,南唐主李昪,問道士王棲霞:「什麼道,可以使天下太平?」

王棲霞回答道:「作為帝王,要治心治身,秉公愛民,謙恭理事。然後,才能治理好國家。現在,陛下還不能夠去除『餓了嗔怪,飽了高興』的性情,哪裡談得上使天下太平?」

李昪的皇后,藏在帘子後邊,聽到了王棲霞講的這些話。她稱讚王棲霞講得實際,有益,認為是至理名言。

三、傅縡勸諫陳後主

傅縡,字宜事,北地靈州人。陳後主時,他任右衛將軍兼中書通事舍人。他曾勸諫陳後主說:「做國君的,應當恭敬地事奉上帝;要像愛護兒子一樣地愛護百姓;節制嗜好慾望,遠離諂佞的小人;天沒亮就穿上朝服上朝,天晚了還忙得忘記吃飯。只有做到這樣,皇上的恩澤,才能覆蓋天地,福祿才能流傳給子孫。陛下近年來酒色過度,不敬寺廟神靈,專門向淫昏的邪鬼討好。小人在國君身邊,宦官小臣卻掌握權勢,憎惡忠誠直率的大臣,如同對待仇敵。把百姓看成是小草;後宮的妃嬪,拖著錦繡衣裙;馬房中的馬,有吃不完的豆谷;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流民的屍體,蓋滿郊野;而官員們公然行賄受賄;官府的積蓄,耗費一空。神靈憤怒,人間怨恨,造成了目前眾叛親離的危險局面。我擔心東南地方,帝王的氣數,從此就要斷絕了。」

陳後主聽了大怒,下令將傅縡賜死。後主又惜其才華,派人問他是否願意改過。傅縡回答:「臣心如面。臣面可改,臣心可改。」意思是說既然面貌難以更改,心也就不會改的。」面不改色,坦然以對!

四、隋文帝向諫官賠禮道歉

隋文帝曾經惱恨一個郎官,叫人在大殿前鞭打他。劉行本勸諫道:「這個人向來清白.他的過失又小,希望陛下稍加寬容。」隋文帝不予理睬。

劉行本這時,面對著皇帝,走上前說:「陛下沒有嫌我不才,把我安置在您身邊任職。如果我說得對,陛下怎麼能不聽;如果我說得不對,就應該把我送到大理寺去治罪,以明國法。怎麼能輕視我的話,而不理不睬呢!」

劉行本說罷,把笏板往地下一放,轉身就走。隋文帝愣了一下,立刻神情嚴肅地向劉行本賠禮道歉。

五、皇帝有兩種敬畏,會使國泰民安

魏徵的相貌不過像普通人一樣,但是有膽識、有謀略。善於扭轉君主的心意,常常不顧情面極力勸諫。如遇到唐太宗特別生氣,魏徵神色仍不變,唐太宗也就為之收斂威容。

魏徵曾經請假回鄉去祭祖墳,回來後對唐太宗說:「我聽說陛下打算去南山遊玩,外邊行裝都已經準備完畢,最終還是沒有出發,這是什麼原因呢?」

唐太宗笑著說:「當初是有這個意思,就是因為怕你嗔怪,所以就中止了。」

另外,又有一次,唐太宗曾經得到一隻很好的鷂鷹,放在自己胳膊上玩。老遠看見魏徵來了,趕快把鷂鷹藏在懷裡。魏徵看到後,奏稟公事,故意沒完沒了。結果,這隻鷂鷹,被憋死在唐太宗的懷裡。

唐太宗平時敬畏神靈,也敬畏諫臣。皇帝有這兩種敬畏,這是國泰民安的保證。

六、唐太宗下令:停止買馬!

唐太宗派遣使者,去西域封立葉護可汗,未等使者回來,又準備派人到西域各國去買馬。

魏徵規勸道:「現在派使者去西域,是以封立可汗為名。可汗還未立定,又派人去買馬,他們一定會認為:您的本意在買馬,不是專門為立可汗。可汗得到封立,也不會感恩朝廷。西域各國聽到這個消息,也會認為中國輕義重利。馬還沒有得到,道義卻失去了。過去漢文帝時,有人來獻千裡馬,漢文帝說:「我巡幸祭祀時,一天走50裡,出外打仗時,一天走30裡,我的車走在前面,其他車都跟在後面,我單獨騎著千裡馬,去哪裡呢?」於是賞賜路費給獻馬人,讓他把馬牽回去。漢光武帝時,有人獻給他千裡馬和寶劍。光武帝讓千裡馬去拉裝載戰鼓的車,將寶劍賜給騎士。當今陛下所有的作為,都遠遠超過禹、湯和周文王,怎麼在這件事情上,反而不如漢文帝和漢光武帝呢?魏文帝想搜求購買西域的大寶珠,蘇則說:『如果陛下將恩惠廣布天下,那麼用不著搜求購買,就會有人送上來,靠搜求購買而得到的珍珠,不足為貴。』陛下即使不仰慕漢文帝的高尚德行,難道也不考慮蘇則那正直懇切的言談嗎?」

唐太宗聽了這番話後,馬上下令:停止買馬!

(均據明代孔平仲《續世說》)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