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外交部部長王毅在中共二會期間回答記者關於「精日」分子問題時稱,精日分子是中國人的敗類!據中共媒體報導,近來部分「精日」分子一再挑戰民族底線,拿民族傷痕開玩笑,引發中國人反感。3月8日,一名中國男子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錄製視頻尋釁滋事的被行政拘留8天。此前,還有兩名男子身著仿製日本二戰軍服在南京抗戰遺址前拍照,後被行政拘留15天。但精日分子的行為與精馬分子相比,到底誰更傷害中國人?到底誰更敗類?
所謂「精日」,全稱精神日本人,是中共官媒對中國籍極端親日派人士的政治成份分類,也是對這個群體的蔑稱。據了解,「精日」不是簡單的「哈日」,也不是長期羨慕日本科技文化發達的中國人,更不是喜歡專門到日本去買馬桶蓋的中國人,而是特定指「精神上將自己等同於日本(極右翼)的人」的意思。在中共黨文化長期「偉光正」的洗腦下,在中共「四個自信」的長期教育下,中共為何仍然培養出了大批「精日」接班人?這背後的深層原因中共永遠無法啟齒。
歷史再三證明,日本一直都是中共宿命中的「貴人」。1936年10月,被國民政府圍剿的奄奄一息的中共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省會寧縣會合。為了避免國民政府繼續圍剿紅軍,保護中共安全,中共製定了「逼蔣抗日」的方針,並呼籲國民黨高層「集中國力,一致對外」。同年12月,中共策劃了西安事變,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要求。可見是日本侵華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共,日本無愧為中共宿命中的「貴人」。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中國抗日戰爭因而全面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中共迎來了急速發展的第二春。同年8月22日,陝北地區的中共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而改編為八路軍;10月,南方的中共紅軍游擊隊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的新四軍。儘管中共對外宣稱自己抗日,但中共卻利用這個機會急速擴大和發展自身獨立的根據地。據中共自己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記載,1945年抗戰結束後,中共軍隊總數約為127萬人,其中野戰部隊61萬人,計有24個縱隊(師)、11個旅,地方部隊66萬人,是1936年10月,中共紅軍會師時5.7萬人的22.28倍!
1949年中共建國後,毛澤東的中共政府集中資源用精共的思想「改造」中國,至1960年代因階級鬥爭和反蘇反美的需要再次出台「精日」政策。1972年中日建交,中共代表中國人在聲明中提出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而日本也從1979年起長期提供中共無息貸款達30年,以幫助中共發展經濟。在此期間,中共與日本關係也出現過「蜜月期」,中共《人民日報》甚至發表過「支持日本人民北方四島的正義鬥爭」、「嚴厲譴責美帝國主義用原子彈殺害亞洲人民」等「精日」文章。1989年六四之後,西方對中共國實行制裁,中共「貴人」日本率先在1990年的G7峰會上打破制裁,恢復了對中共國的投資和貸款。1992年日本天皇更訪問了中共國。
事實證明,中共通過日本侵華戰爭發展壯大了自己並奪取了政權,通過日本的貸款發展了中共國的經濟,日本是中共宿命中的貴人。可見,當下「精日」分子能在中共治下中共國活躍積極,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是中共及其多任黨魁長期「精日」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中共及其黨魁毛澤東是「精日」的始作俑者。若提起「敗類「,中共及其黨魁無疑比「精日」分子更敗類!
與「精日」分子的敗類行為相似,中共及其黨徒,雖然外表是中國人,但它們實質上是一群「精共」分子。套用對精日分子的定義,「精共」是指精神上將自己等同於馬克思及其共產主義極端邪說的人。張口就自稱「共產黨人」,而不提自己是中國人,是中共及其黨徒高度「精共」的集中體現。數十年間,精共分子從被俄國扶持長大,到按照俄國的指示搞暴力革命顛覆中華政府;從向俄國人大規模出賣中華領土,到有組織、有計劃的破壞中華傳統文化;從經常搞政治運動大規模虐殺中國人,到系統的活摘中國人的器官;從讓中國人「躲貓貓死」、「雷洋死」,到清理「低端人口」……精共分子的干成了精日分子與「反華勢力」都無法干成的反華事情,所以精共分子比精日分子更迷惑人、更殘暴、更邪惡,是中國人敗類中的敗類。
近日中國著名專欄作家蔡慎坤在文章中質問誰是「中國人的敗類」?他表示,那些行貪腐之道瘋狂掠奪又把妻兒財富轉移到境外的人算不算?那些長期包養二奶三奶與N多異性通姦的人算不算?那些不擇手段撈地位撈榮譽又擁有境外身份的人算不算?那些圈一塊地炒幾幢樓就一夜暴富甚至富可敵國的人算不算?那些嘴裡喊著愛國愛民背地裡卻吞噬民脂民膏的人算不算?」令人噓唏的是,在這些敗類中,絕大部分都是「精共」分子。精共分子怒斥精日分子,是誰親手製造了精日分子?誰比誰更敗類?
一個動輒打棍子戴帽子給人定罪貼標籤的社會,不可能有和諧和安寧,這就是「精共」分子執政中國的現狀。誰是「中國人的敗類」?精共分子無疑最具發言權!出賣中華領土、貪腐中華財物、活摘中華兒女器官、驅趕中華低端人口、抓捕中華維權律師、強拆中華兒女的房屋……精共分子與精日分子,誰更敗類?!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