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消失的檔案》 解密香港「六七暴動」

Facebook

【新唐人2018年03月12日訊】發生在1967年的香港「六七暴動」,被認為是中共「文化大革命」對香港的輸出。事件導致52人死亡,九千多枚真假炸彈遍佈全港。但50年後的今天,有關六七暴動的歷史資料「悄然失蹤」。對此,紀錄片導演羅恩惠認為,這是香港人的記憶,事實不容許被忽視。於是她籌資拍攝紀錄片,來尋找六七暴動的真相。

《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四年前,我們開始尋訪六七暴動歷史,不過,原來在政府的歷史檔案館裡面,很多影像和文件資料都不見了。過去,中英雙方其實都想掩藏這段歷史,但是今日,就有人千方百計要重新詮釋這段歷史。」

2012年,導演羅恩惠籌資拍攝紀錄片《消失的檔案》,花了4年的時間,尋找六七暴動真相,除了大英資料館的解密檔案外,還訪問當年的歷史見證人。

1966年12月,香港「六七暴動」的前半年,澳門發生12.3暴動事件,澳葡政府最終向左派勢力屈服,同意除涉及葡人和土生葡人利益事項外,親中共勢力全面控制澳門社會。當時有共產黨人以為可以在香港複製相同事件。

紀錄片一開始,就訪問澳門知情人士,指1966年澳門的12.3事件後,當時香港中共地下黨已積極部署,不斷派員到澳門學習取經。紀錄片還採訪學友社前主席梁慕嫻,談及中共地下黨如何在香港發展共產黨員,如何為他們洗腦,六七暴動的參與者不少是地下黨員。

1967年5月6號,香港親共的左派展開以對抗港英政府為名,奪取政權的行動,這就是所謂的「六七暴動」。

「所有人都寫大字報、拿白雞皮紙來寫。」

前香島中學學生嚴浩:「每天都是準備去死,每天都準備去死,準備去為一個很崇高的目標去死。」

「我們反對殖民統治,才代表我們同胞,這是大義。」

事件起因是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防暴隊前往調停時與工人衝突。香港親共左派展開以對抗港英政府為名,奪取政權、傷害無辜市民為實的暴動,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期的暗殺、放置炸彈。

5月16號,左派成立港九各界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吳荻舟曾任香港《文匯報》社長、中共國務院外事辦港澳組副組長,暴動期間是周恩來手下負責與香港鬥委會聯絡的「群眾鬥爭組組長」。

吳荻舟的女兒吳輝,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不少重要文件,包括紀錄香港暴動關鍵資料的《67筆記》、記載早年中央對港政策的《從化口述記錄》,以及吳荻舟文革期間受批鬥時的數萬字檢討材料。她說,「我甚至不知道我爸爸是好人還是壞人﹖」

暴動期間,英軍搜查多間工會,有人引爆土製炸彈,鬥委會呼籲「武裝起來」,拿起武器「懲罰港英」,其後發生連串爆炸事件。這段時間,香港出現了九千多顆真假炸彈。結果51人在暴動中死亡,超過800人受傷。

當年還有人以華潤公司名義訂購8400把甘蔗刀。吳輝在片中表示,「刀好長,可以揮動的。群眾已經在失控狀態。」

吳荻舟女兒吳輝:「我覺得應該比真炸彈更直接有殺傷力,因為甘蔗刀很巨大,若八千幾人手握著刀,在一種激憤、亢奮狀態下,殺傷力比真菠蘿還要大。」

暴動平息後,香港的親共左派組織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不少地下組織在事件中曝光,有部分人被遣返回大陸。

導演羅恩惠表示,當年曾有52名左派政治犯被送入摩星嶺集中營,並囚禁了一年半之久,但歷史檔案館裏關於「摩星嶺」和「集中營」的紀錄,竟然是零。

前摩星嶺集中營被囚人士劉文成:「鬥委會的人,將我們遺棄了。當有需要鬥爭時,又將我們搬出來作為棋子。」

六七暴動,親共左派稱之為反英抗暴。但羅恩惠引述當年《明報》《恐怖世界》的社論說,六七暴動,左派炸的不只是警察、警車,還有貝夫人健康院、茶樓等公眾活動場所。

編輯/黃億美 後製/周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