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首提三大風險 金融打虎山雨欲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3日訊】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結束。會上,習近平首次指出,要防範化解中國經濟面臨的三大金融風險。同時,習近平強調「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專家認為,從習的講話中不難看出,經濟工作會議之後,新一輪金融系統的整肅風暴,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中共十九大後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七常委和政治局委員悉數出席。習近平在會上明確指出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其中「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並提出要「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

金融分析人士指,這「三個循環」正對應著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三大金融風險。未來金融整肅防風險,火力就指向這三個風險點。

中國實體經濟形勢嚴峻

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實體經濟和製造業陷入危機和困頓,市場上大量資金抽離實體經濟轉向資本收購和房地產。

有分析指出,中國實體經濟下滑有幾個因素,包括:沉重的稅費、高昂的成本、無法獲得貸款融資和房地產業的衝擊。

有專家指,中國的稅費是全球最高的,中國私企要承擔社會保險33%,企業所得稅20%,增值稅17%,個稅累進粗算10%,貸款利息10%,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

另外,各項成本也不斷攀升,人工,房租、水電以及各類明目繁多的「收費站」,都使得中國私企步履蹣跚。

已在美國投資建廠「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算過一筆成本賬,在中國生產一塊玻璃比在美國成本高出40%。日前,美國稅改對私企的稅率大幅降低,更吸引私企湧向美國,中國企業也不例外。

此外,私企貸款難,原因很簡單,銀行貸款100萬元給小民企和貸款一個億給大國企,花費的成本是一樣的,還不能保證民企穩賺錢,自然沒心思理會中小企業了。

最關鍵的一點是,房地產摧毀了實體經濟,房地產已經佔領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房價大漲導致所有行業的資金最終都流向了房市,老百姓賺的錢絕大部分投進房市,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費,這就導致各行各業的很多產品賣不出去了。

這次經濟會議,當局提出要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等等,這都是幫助私企改善經營環境的舉措。

房地產危機

本次經濟會議上習近平並沒有舊調重彈「房子不是用來炒的」。並且,習還著意強調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暗示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的重頭。

今年9月,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向大紀元分析表示,全世界的經濟危機都起源於房地產泡沫破裂。中國也面臨房地產泡沫過於嚴重的問題,現在的房地產已經引起中國經濟太多的滯礙。

他分析,2017年的上半年房市的銷售額超過了居民的存款額。他認為,購房已經超過了居民總儲蓄,這個時候已不叫泡沫了,該叫危機了。

紐約中華研究所主任郭岩華則也向大紀元表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是個非常大的威脅。他以美日房地產泡沫破裂時房價的漲幅為例來說明:「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在1985年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候,六大城市房價過去十年只漲了1.5倍到2倍之間;美國到2007年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候,它的房價漲了50%到100%之間,大城市漲得高一點,小城市低一點。但中國近十年來,房地產漲價大概十倍到十五倍,超過別人十倍。」

他表示,一棟房子北京十年以前賣一百萬,現在賣一千萬,這個價格泡沫已經非常之大。

對於當局的樓市調控,馬文峰表示,「央行給銀行下了死命令,你不准給我貸款,減少房地產的貸款,但是這都不是有效手段,你不給他房地產貸款,他會有其它貸款再轉到房地產上了。」

現在政府的債務,最新看到數字是280%多,也就是2.8倍GDP增長速度,這是非常危險債務現象。

他表示:「這種債務太高,房地產泡沫更高,如果它降不下來,一下子破裂的時候,中國經濟(崩潰)會有幾億人要破產,那比美國和日本當年房地產泡沫破裂更嚴重。」

分析人士認為,為防房價暴跌甚至崩盤,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次經濟會議高層降低了調控調門,當然,習近平還稱要「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方面強調「平穩健康發展」,堵死了允許房價繼續瘋漲的可能;另一方面,中共高層已經準備好用「長效機制」代替短期的限購限貸政策。

作為中國房地產風向標的萬達集團,其董事長王健林近日宣布,將與蘇寧「全面合作」,到2028年以1000個萬達廣場覆蓋中國90%以上城市。這顯示萬達又開始聚焦於核心房地產業務。王健林曾表示,萬達將來的投資發展重心會放到中國境內,此次新計劃,證實了他此前的說法。

金融監管和金融反腐

習近平提示金融風險第三點是「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鄂永健分析,這很可能是繼續要求金融機構嚴格控制槓桿率、禁止過度期限錯配、嚴禁監管套利等。

從主要領域來看,預計銀行表外業務、網際網路金融、「殭屍企業」處置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等將重點加強監管和治理。這些主要涉及金融系統內部的監管改革和金融反腐。

以監管套利為例,曾手握「發審大權」的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落馬前,其前秘書劉書帆、前下屬李量已經被查,前者僅一筆交易就非法獲利300萬元,後者則獲利約700萬元。姚也於2015年落馬。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曾在中共黨媒撰文披露,「少數金融『大鱷』與握有審批權監管權的『內鬼』合謀,火中取栗,實施利益輸送,個別監管幹部被監管對像俘獲,金融投資者消費者權益保護尚不到位。」

9月29日,中共保監會前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以涉嫌「受賄罪」被宣布立案偵查。項俊波被指任內濫用審批和監管權,導致民營資本大舉進入保險業。而項俊波落馬被指與肖建華事件有關。

而已落馬的中共銀監會前主席助理楊家才被查又或與肖建華、項俊波有關。項俊波落馬後,牽扯安邦保險總裁吳小暉被查。據稱,吳小暉涉案的1000億來自民生銀行,和其他太子黨,分別通過非法貸款,參與股市買空賣空,獲取重大利益。

接近中南海的消息說,項俊波之後,還有更多金融界「大老虎」要出事,包括銀監會及幾大銀行等,涉及到銀行爛賬、掏空國庫等罪行。

李克強曾在一個工作會議上怒斥,「個別監管人員監守自盜、與金融大鱷內外勾結」,對金融領域的腐敗嚴查嚴懲。

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也是金融風險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劉健分析,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依然是2018年的總體政策取向,針對外匯和資本流動的宏觀微觀審慎強化監管不會明顯放鬆。

目前,美國川普稅改將對人民幣匯率造成衝擊。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因為擔心美國減稅後,帶動資金離開亞洲區,回流美國,從而影響亞洲經濟和股市,令人民幣走跌」。

莊太量表示,人民幣一旦下跌,勢必加劇資本外流,外匯儲備或下試3萬億美元的底線。

旅美經濟學者、獨立時評人士秦偉平先生表示,美國減稅吸引外資從中國撤退,回流美國對中共將產生失血效應,可以預見中共將面臨一場很艱難的外匯儲備保衛戰。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