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0日訊】在韓半島戰爭危機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共軍報本週二突然刊文分析美軍進行大規模海外作戰前的徵兆,指美軍一旦走完了「宣告外交失敗,積極推銷戰爭」等四個步驟,戰爭就可能爆發。
隨著朝鮮核危機的進一步加深,中共軍方打破之前對韓半島戰爭避而不談的狀況,開始主動談及這個話題。繼多名中共軍方人士上週六在中共某官媒舉行的年會上談論北京應該為韓半島戰爭做好準備後,中共軍報日前也發文,罕見直言不諱地談論美軍海外大規模作戰的行動徵兆。
當地時間12月19日,中共軍報刊發了一篇題為《美國海外作戰行動是否有跡可循》的文章稱,戰爭都有一個從醞釀到發生的過程,不可能毫無徵兆地爆發,而美軍近些年來進行的海外大規模作戰行動的徵兆還是有跡可循的。
文章分析歸納了美軍動武前通常會進行的4個步驟,以及在此過程中會出現的一些比較明顯的徵兆,即:
第一步,「宣告外交失敗,積極推銷戰爭」。
美國政府會公開表示圍繞某一爭端展開的一係列外交調查、斡旋、調停、調解、談判等活動已宣告失敗,爭端已經達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理論上只剩下軍事解決的途徑。這是美軍為了讓戰爭在美國可控范圍內展開,或用以向世界昭告其「師出有名」而採取的步驟。
在此過程中會出現的一些微觀的徵兆包括:美國最高領導層或其特使密集出訪或熱線頻繁,目的是為可能爆發的戰爭在國際上尋求「聯盟的力量、支持的聲音和諒解的交易」,相應的會採取中斷外交關系、關閉駐外使館、停止交通往來、撤離本國僑民等行動。
第二步,「充實前沿部署,集結作戰力量」。
美軍在動武前通常會巧用威懾。在威懾中完成兵力集結,做好突襲準備;或者在通過形成壓制性威懾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其具體表現是:美軍作戰任務區域航母戰鬥群根據作戰需要集結,任務戰區的美空軍基地會有大量的轉場飛行,其海上和空中的作戰兵力會出現一個短時間暴漲的趨勢,還有可能會展開相應的地面部隊或特種作戰部隊的部署。
第三步,「提高戰備等級,實施敵對行動」。
具體徵兆包括:美軍駐作戰區域的部隊提升戰備等級,部隊進入臨戰狀態,同時迅速補充戰備物資並轉入作戰編成,隨時準備接受指令進行出動。臨戰之時,美軍還會調整並強化其外層空間的力量布設,例如,發射應急衛星、租用商業衛星、調整在軌衛星軌道等。 此外,美軍的預警機、偵察機出動架次也可能大幅增加,擔負特種作戰任務的人員將會秘密潛入,搜集確認打擊目標情報和為打擊指示目標。
在這一階段,軍事演習將有可能直接演化為戰爭。
第四步,「尋求動武授權,下達最後通牒」。
美國法律規定,美國總統和國會在發動戰爭方面各有權限。總統因應國家緊急狀態而可以動用部隊的權限在60天以內,特殊情況下可延長30天;而國會則掌握著決定宣戰的權力,並可通過特別立法來授權總統動用軍隊,還可批準延長總統動用部隊超過60天的時限;而參眾兩院通過的一致決議,可在任何時間命令總統從合眾國之外的敵對行動中撤出軍隊。
中共軍報的這篇文章還罕見承認,美軍近年的海外作戰行動實踐表明,「美軍舉動兼具不戰而屈人之兵和通過強有力軍事行動達成戰略目標的雙重內涵」。在美軍公開威懾失敗後,美軍可能會因某種客觀條件的變化而「偃旗息鼓」,但也可能在世人都覺得其「偃旗息鼓」時「突施冷箭」發動戰爭。
海外獨立時政觀察人士鄭經緯分析:按照上文中羅列的4個步驟來看,美軍近期的一系列動向,尤其最近第三艦隊的調動,顯示其已經進入「充實前沿部署、集結作戰力量」的第二階段。而中共軍報刊發這樣的文章,其直接的用意應該是在外界對韓半島戰爭爆發的預期值飆升的情況下,變相安撫一下大陸民眾,其文是想暗示距離朝鮮半島真正開戰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反過來看,也說明北京高層已經意識到,朝核危機引發戰爭的風險已經很高,中共軍報發表這樣的文章也有「未雨綢繆」的意味。
據公開的資訊,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12月18日發表其上任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後,目前身在日本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19日隨即宣布,可能會從東太平洋調派第三艦隊軍艦來強化第七艦隊在亞洲的實力,以應付朝鮮核威脅以及中共軍方在南海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擴張活動。
理查森在美軍核動力航母列根號上宣布:「我們將繼續確保美軍能在亞太地區履行一切任務,並可能透過調派第三艦隊,或類似的船艦來達到上述要求。」不過,理查森沒有透露具體部署調派軍艦的時間和數量。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