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眼 禹以神土「息壤」塞眼止洪水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3日訊】對於擁有各種科學技術的現代人來說,大海仍是一個迷。然而中國古人對大海的了解,卻大大顛覆現代人類的認知。古籍中記載,大海有海眼,洪水就是從這氾濫出來的,大禹為了填塞洪水,以神土息壤堵塞海眼。

大海是有眼的

據古籍《玉堂閑話》記載,江陵縣城的南門外,雍門內的東牆下有一所小堂室,上覆小瓦,僅一尺多高,堂室雖小,梁、柱、門、窗,一應俱全。詢問州內的人,這是什麼建築?回答說:這是「息壤」。

問:這「息壤」是怎麼來的。說:幾百年以前,這個州暴發洪水,土地大部分被淹沒,沒淹沒的只有三兩處建築,州帥很害怕,不知怎麼辦好。這時有人告訴他說,在城郊有一個書生,博覽群書,才智出眾,請把他召來問一問。

州帥便把那讀書人召來詢問,他說:這是「息壤」之地,建在南門。我曾讀過《息壤記》,書中說:大禹為了填塞洪水,這裡有海眼,洪水就是從這氾濫出來的。大禹彫刻石頭,造了一個龍宮,填在穴中,用以堵塞水脈。後來聽說為了建築此城,把舊建築都毀掉了。所以才造成了這麼大的水災。

州帥請人挖掘一下看看。在東牆下挖了數尺,果然挖出了一個石頭彫刻的宮室,已經被損壞了。荊州帥於是重新修葺,用厚土掩埋,才沒有再發生洪水。現在在土上面又建起這個堂室,用來標誌這個地方。

神土息壤

據說在帝堯的時代,洪水氾濫,野獸橫行,天上飛的、地上奔跑的猛禽野獸遠比人要多出許多倍來。先民在渾濁的黃水中奔走逃命,刺寒的風在水上颳,飢寒交迫,朝不保夕。爲了治平這滔天的洪水,堯帝召集衆臣子來到身邊,要挑選一位治水的良臣。四岳推薦鯀去治水。

《山海經》中記述鯀是黃帝的曾孫。他封在崇伯,也就是嵩山一帶,是一位有著貴族血統的諸侯。在四岳的推薦下,堯帝命鯀治水。

鯀以土築,也就是築堤阻擋的方式來治水。此外,鯀還以版築,也就是築城牆的方式來圍堵洪水。《淮南子‧原道訓》記載鯀發明了築城牆的方法:「鯀作三仞之城」。然而洪水濤濤,鯀使盡了渾身解數也沒有法子治理這無邊的大水。

天上有一種神土叫「息壤」,能夠自生自長,永不耗減。把它擲在水中會一直不停地生長,蓋過大水。傳説鯀最終上天盜來了這神奇的息壤,以填土掩埋的方式來治理大水。

「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鯀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說的就是這個神土。

大水無邊無際,鯀一回又一回在滔天洪水中撒下息壤,用息壤在河岸上築起河堤,水上漲一尺,息壤也長高一尺,然而河堤越築越高,卻擋不住不斷漫延而來的大水。

此外鯀又修起三仞高的城牆,在城內囤積財物,大水暫時被擋在牆外,卻並沒有被真正根治。而諸侯卻都漸漸背離了鯀。如此耗費了九年的時間,鯀指揮人們修高牆、修堤壩,卻因為不「修德於天下」,大水依舊四處氾濫。

鯀還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上天盜取了天帝的息壤,拿到地上來治理上天用以警示人類的洪水。而他治理的方法,又是以防堵、堙塞為主,這既違背了水往低處流的本性,亦違背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法。

天帝發現鯀盜取息壤,又以圍堵的方法治水,勃然大怒,派遣祝融下來殛鯀於羽郊。《山海經‧海內經》對鯀之死如此記述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鯀被殺後,其神化爲熊,遁入了羽淵。亦有說鯀死後身體三年不腐,剖之以吳刀,於是化為黃龍。海民在羽山建廟四時祭拜鯀。廟一旁的水淵中,不時有大玄魚或蛟龍從水面一躍而出。

天上的理與人間的理是相通的,鯀盜取息壤,不僅觸犯了天條,也干擾了地上的法則,所以,當天帝震怒殛鯀於羽山時,對應到地上,也留下了大舜帝因鯀治水不利而放逐鯀的記載。《尚書舜典》中這樣寫道:「流共工於幽洲,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舜帝在處置四凶時,將鯀流放到羽山。

鯀治水不利,舜又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詩經‧商頌》裡這樣寫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鯀從天庭盜來息壤,圍堵洪水卻不見收效。不過大禹治水時,也使用了息壤,卻有效地治理了洪水,那麼禹又是如何治水的呢。

原來大禹將填土造陸之法與疏濬導引之法,結合運用。在山川險阻惡水漫淹的大地上,大禹把生長不止的息壤拋入淵水中、覆在山丘上,土地一寸寸長高了,高出氾濫的大水,萬民在上面居住。

大禹又用息壤造出一座座高山,改變了大地的地貌。大禹一邊治水,一邊為神州大地的山川命名,引導神州大地上的河流,又用來自天庭的息壤積山造陸。在鯀的手中未能起到功效的息壤,在大禹的手中卻發揮了整治山河的大作用。

息壤的傳說在歷代史書中都有記載。一說荊州古城留下的一處息壤遺蹟,凡遇亢旱,發掘其地,必致雷雨滂沱。唐代李石《續博物誌》說:「息壤在荊州南門外,狀若屋宇陷土中,而猶見其脊。」

柳宗元寫《永州龍興寺息壤記》:「永州龍興寺東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負磚甓而起者,廣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鍤者盡死。永州居楚越間,其人鬼且。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北宋朝蘇東坡遊歷荊州,拜謁息壤祠,作《息壤歌》:「帝息此壤,以藩幽台。有神司之,隨取而培。」。明朝時,在永州龍興寺,「地如負瓮而起,皆為息壤」。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