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變黃金 台灣桃園循環經濟特展

Facebook

【新唐人2017年11月15日訊】臺灣桃園有30個工業區,每年產生的廢棄物達200萬噸,成爲環保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周三,桃園舉辦廢棄物處理循環經濟成果發表會,讓民眾了解如何再生利用,變廢爲寶。

打開蓋子滿滿的黃金,竟然是從民眾報廢的手機提煉出來的。

再生能源廠環安衛主管周志隆:「我們的來源都是PC板的下腳料,像晶元廠的光碟片,或是它的藍膜,這就是我們的來源,比如說太陽能板的電導漿,經過物化處理以後,就變成我們的初料,再經過精煉以後,提出來金、鈀、銀、銅,這些稀有金屬。」

保特瓶回收後可以做成衣服、毯子、袋子,還可做成環保運動鞋。

紡織廠再生事業群經理胡祺峯:「在海岸的周邊有很多的保特瓶,透過我們的志工人員,把它回收回來,回收回來運送到我們的工廠,去做這個環保紗,那我們跟運動品牌合作,做成這個環保的海洋鞋,這是我們這兩年滿大的一個榮耀。」

報廢的電腦主機板、螢幕,經過處理後變成玻璃粉末,經過工藝師巧手就變成櫥窗內精美的工藝。

科技公司循環經濟推進室計畫主持人王健安:「我們經過再生的動作,讓原本是要做燒毀跟焚燒,會不管影響到水質、空氣,以及我們土壤的東西,經由它的重生再造,讓它變成一個所謂現代化材料,去製成的一個工藝品。」

桃園市長鄭文燦:「我們資源化比例高達9成,我相信這是桃園產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擁有良好的廢棄物處理能力,我們也會支持環保產業往前走,讓這麼多的廢棄物能夠成為資源,能夠再生利用。」

廢棄物處理循環經濟成果發表會,展出100種以上的廢棄物再利用成果,讓民眾更了解所有廢棄物其實都是資源。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淑霞、張年潔台灣桃園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