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風乍起 秋冬氣始交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07日訊】立冬,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每年11月7至8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225°時為立冬。2017年的立冬交於11月7日13時37分。

立冬節氣,此時萬物收藏,冬季開始。曆書記載:「斗指西北維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中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時節,草木凋零的蕭瑟,蟄蟲伏藏的寂寥,在歷代文人的筆下,皆有吟詠。魏晉名士夏侯湛的《寒苦謠》寫道:惟立冬之初夜,天慘懍以降寒。霜皚皚怪被庭,冰溏瀩於井干。草槭槭以疏葉,木蕭蕭以零殘。松隕葉於翠條,竹摧柯於綠竿。

著名詩人李白的《立冬》一詩說: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明朝詩人王稚登記錄下節氣相交時,自身體微妙的感受:「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習俗: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它表達了四季的轉換,在中國古代是重要的節日。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

《呂氏春秋.盂冬》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

立冬習俗:採桑葉 煎香草

中醫認為,桑葉性苦,甘寒,能祛風清熱,涼血明目。桑葉以老而經霜的為佳,取其氣足力厚的特點。立冬時節已入冬,此時得秋季肅殺之氣,桑葉更能泄降肝膽鬱熱。

古人縫製佩戴或煎湯沐浴,也用以供奉神靈並熬製藥膏。明朝《熙朝樂事》記載:「立冬日以各色香草及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謂之掃疥。」用金銀花煮湯沐浴,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去除一切風濕、惡瘡。菊花則能祛風解熱,去濕痺,清頭目。 

清代王士禛所著《池北偶談》記載一個仙人所傳的洗眼驗方:宋元豐間,有個70歲的太守,遇到神仙人傳給他一個洗眼方法。在立冬之日採桑葉一百二十片,在每月洗眼睛的日子,每次用10片桑葉煎湯洗眼,其視力返老還童,像小孩子一樣。

民間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滿族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這個季節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立冬食俗:北吃餃子南吃鴨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以期在寒冷的冬天裡抵禦嚴寒。

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北京、天津地區的人們愛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立冬進食羊肉湯可補充熱量,抵禦寒冷。(Pixabay)




在台灣,人們燉煮羊肉爐、姜母鴨、麻油雞、四物雞等,餐廳高朋滿座,家裡熱氣騰騰,構成立冬的一個人文景觀。



姜母鴨涮鍋(方舟/大紀元)。

至於清代宮廷,立冬的規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屬溫補,有利五臟,五臟熱了,自然就可以抵禦冬季的寒冷,補充元氣。



立冬後,南京人講究食蔥以祛風寒。(Pixabay)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所以老南京說「立冬嗖嗖疾病盤,大蔥再辣嘴中盤」。

立冬的保健養生

《黃帝內經》認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訴,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就要早睡晚起,「養藏」陽氣。同時適當進補,輔以運動和精神調養。

對應人體經絡五行的原則,中醫認為,冬季養生應以補「黑」為主,應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髮菜、海參等黑色的食物,這些黑色食物符合人體臟腑自然五行結合吸收代謝,促進人體健康。

精神上應內守,控制自己的精神情志活動,不宜過多奢求,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保持平和、安靜、穩定、滿足的心理狀態。

(記者李倩倩報導/責任編輯:曲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