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陳敏爾非習接班人 或與胡春華雙雙失常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0月09日訊】中共十九大將於10月18日開幕,外界對中共高層人事猜測不斷。台媒文章總結了有關十九大常委的兩個半懸念,並認為陳敏爾並非習近平屬意的接班人,很可能與胡春華都不能入常。

台灣《自由時報》10月7日刊登宋文笛的一篇評論文章稱,關於中共政治局常委的組成,目前存有兩個半懸念:

第一個懸念是被外界視為習近平接班人的中共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是否入常,以及連帶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是否入常。

第二個懸念是中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是否留任。

那半個懸念則是常委是否維持7人制,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上面兩個問題有連動性。

文章說,陳敏爾普遍被各界視為習近平習家軍「之江新軍」的一員,在習的大力栽培下,目前其履歷已經基本完整。在原來被指接班人之一的孫政才落馬後,外界紛紛看好年富力強的陳敏爾。目前觀察家之間主要的分歧只在於:陳到底會單獨入常成為總書記接班人,還是和胡春華一同入常,由陳任總書記,胡為總理接班人。

而文章認為,習近平安排十九大人事的「阻力最小路徑」,是按照「論資排輩」的方式重組常委會。在此方針下,陳敏爾和胡春華,可能會雙雙「失常」。

文章分析,與習近平當年入常準備接班時相比,陳敏爾履歷相對較弱的是沒有軍方背景,陳的省委書記領導經驗也只有3年,陳接掌的重慶直轄市的實質地位比起上海稍遜,而且陳過水的時間也只有三個月,比起習在上海時間更短。

另外,如果陳敏爾五年後62歲接班,連做兩任到72歲退休,雖然看似合適,但依目前形勢,習很可能連任三屆以上,等到習2027年換屆時,陳敏爾已經67歲,並非理想的接班年齡。

因此,十九大很可能還不是習近平確立接班人的時機,陳敏爾也不是習近平真正的接班人。

文章說,陳敏爾的資歷比胡春華差的太遠,習要讓陳敏爾超車排序到胡春華之前,政治成本偏高。因此,陳敏爾在十九大的作用不是壓制胡春華,而是稀釋胡的儲君成色,避免讓出現跛腳鴨效應。

文章分析,習近平要做到不讓資歷夠格的胡春華入常,又要避免讓人感覺到是針對胡個人,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

第一是論資排輩:向中共常委內添充5年後會因年齡屆線而退休的資深政治局委員,讓年輕的陳、胡再等一等。

第二是改變分母:或是讓王岐山打破年齡限制而續任常委、或是減少常委名額、或可以增加常委名額,胡進陳也進,但都不任儲君職務(中共書記處常務書記和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文章說,第一種無疑執行起來比較簡單,如果是這樣,如果下屆常委比較可能的7人名單是:習近平、李克強、李源潮(負責外交)、王滬寧或韓正二選一(負責統戰)、栗戰書(負責黨務宣傳)、趙樂際(負責紀委)、汪洋(負責財政國資)。

這七人中,栗戰書、趙樂際、王滬寧皆是近年來和習近平亦步亦趨的親信。李克強的總理之位難以動搖。汪洋近年多次陪同習出訪,鋒頭近似十八大前的王岐山,應該有很高機率獲得各派認同。而李源潮雖然不被看好,但其資歷也有可能讓他成為不得已時的選項。

對於王滬寧與韓正何者上,文章認為,可能取決於習近平的集權成功程度:

若是集權大成,習成立的國安委、深改組以及各式領導小組逐步取代常委會的決策功能,那麼大可妥協將常委的光環給予韓正,而將王滬寧留在深改組。

相反,習便有更多動機讓王滬寧入常,甚至挽留王岐山留任,以鞏固在常委會上的多數票。

文章最後說,這個名單是在習近平維持「論資排輩」慣例的前提下得出的。而習近平已經取得「核心」地位,有可能做出各種意外改變,甚至可能將「主席負責制」從軍委擴展到黨政,或是以國安會、深改組等機構實質取代常委會,那麼常委人選就不再是核心問題。

(記者桓宇報導/責任編輯:古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