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9月12日訊】從1958年起,中國的糧食連續三年高出口,超越國家的承受能力。這對於正處於大飢荒中的百姓來說是致命的。今天的「百年紅禍」特別報導,我們繼續來看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裴毅然,分析大飢荒的另一個原因——致命的高出口。
1960年春天,中國農民的糧食幾乎被挖盡,城市存糧相繼告急。5月到6月,中共中央連續發出京、津、滬等省市糧食供應告急文件。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裴毅然:「6月6號中央發的緊急指示裏面,就是北京存糧只有7天,天津10天,上海已無存糧。所以這時候,全國的糧食供應已經雪上加霜,但是仍然還在出口糧食。這就是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甚麼計劃經濟,信息就這麼不對稱,因為他要去援助亞非拉,要他們來投我們的票,是這個樣子。」
據2006年第一期《中共黨史研究》記載:從1958年起,一連三年出口了大批的糧食,超越國家的承受能力。其中,1958年進出口相抵,淨出口65億斤,比1957年猛增73.1%;1959年淨出口94.8億斤,比1958年又增加45.9%,相當於1957年的2.5倍。1960年在糧食收不抵支的情況下,仍淨出口20億斤。
裴毅然:「1959年較至1957年已經減產1500萬噸,但是仍然出口糧食415萬噸。一邊減產,這邊還在出口糧食,比1957年的出口量增加了223萬噸。僅這223萬噸出口的糧食,就可供四千萬國人吃四個月,足以熬過1960年的春荒。1960年再出口265萬噸,千萬國人餓死,他們打下的糧食被一船船的運走。所以如果能把這兩年的出口糧食留下一半,中國的飢民就全部可以得救。」
由於大躍進中虛報高報糧食產量,加上地方幹部的極力隱瞞,中共高層看到的數據並不真實,但也並非對飢荒一無所知。國務院秘書廳在1959年4月6號,送上了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安徽五省缺糧情況的報告,4月9號,又送上了15省春荒情況統計表,說有2517萬人沒飯吃。
然而在各地大量餓死人的情況下,國家不但沒有停止徵糧,時任中共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還決定,不用外匯買糧食,而是購買黃金。
裴毅然:「當外貿部向他匯報,往國際市場上把黃金賣出去,把外匯買過來,用外匯來買糧食。但是周恩來認為,黃金價位比較低,財政赤字比較高,當時高達80億人民幣,決定不把黃金賣出去,而且把黃金買過來。他說我們要以黃金做後盾,要跟帝國主義,要跟甚麼帝、修、反拼。所以這個不買糧食而買黃金的決定,使得中央一級最後補救全國飢荒的機會沒有了。因為錢用在這兒了,沒有別的錢再去買糧食。」
到了1960年底,中國餓殍遍野,中共只得同意開始進口糧食。
裴毅然:「此前一直拒絕進口糧食的毛澤東只得同意從澳大利亞進口糧食440萬噸,可以供一億人吃三個月。當時的糧食部副部長楊少橋說,吃進口糧在當時是禁區。當時不能進口糧食,為甚麼?我們中國人民糧食都吃不完,怎麼會往外面去買糧食,這不是太丟臉,丟我們社會主義的臉,丟共產黨主義的臉嗎?」
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後表示,可以基於人道主義向中國出口糧食,美國的糧食報價也比較低。但是,中共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最終沒有直接從美國進口糧食,而是從澳大利亞等所謂中立國購買。肯尼迪政府還曾設想以民間方式捐贈糧食,也被中共拒絕。
為顯示所謂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四千萬國人在承平年間成為餓鬼。但大飢荒被中共怪罪給了大自然,也在國人記憶中漸漸被抹去。現代的中國人為甚麼有必要重識這段歷史?請關注下一期的中國禁聞。
採訪/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