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司馬立場傾向強,偶做偽史歪真相
前面深入辨析了967年五星連珠天象的含義,它本來指向宋朝開國天子太祖趙匡胤血腥之死,可是他做了撥亂反正、復興佛法的天大好事,天大的功德,改變了天象的劫數,福壽延續9年,但終究沒能改變血腥命終的結局,這和「五星連珠、盛世血路」的天象意義是一致的。燭影斧聲、《夔州直筆》展露了太宗弒君奪位的嫌疑,而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巧妙地為太宗洗白,卻暴露了太宗的面目。
要說清這個問題,首先得從司馬光和他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的立場說起。學術界知道司馬光對史料的取捨有獨特的傾向性,認為他是站在道德的立場上,為統治者提供治國的借鑒,所以無可厚非,後人也都把《資治通鑒》當正史。可是,司馬光借歷史宣揚自己的理念,偶爾也會隱瞞真相、炮製偽史。白璧微瑕,但這些瑕疵會把世人、把決策者引向了逆天的歧途。
(接前文 逆天而為痛悔遲18:太祖暴死弟乍立,燭影斧聲千古謎? (點擊這裡) )
1. 為阻變法,炮製歷史依據
司馬光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在給宋神宗講課時說:「蕭規曹隨,曹參不變蕭何之法,所以呂后、漢惠帝時社會漸漸繁榮……假如夏商周三代不改變大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的法,他們的朝代延續至今都不會滅亡。」
宋神宗對此大惑不解,二日後呂惠卿給神宗講課時,駁斥司馬光說:「先王之法,有一年一變的;有數年一變的;有一世一變的,如刑、罰,有的朝代輕,有的朝代重;有數十世一變的;而百世不變的,是長幼尊卑。臣前天聽司馬光說:『漢初文帝、景帝的大治之世,都是遵守蕭何之法。』臣考查發現:蕭何雖有約法三章,但是隨後改為九章,這是蕭何自己也不能守舊法。漢惠帝廢除了蕭何時期的藏書律、滅三族之法,文帝廢除了蕭何時期的誹謗罪、妖言惑眾罪等,法一直在變,才有後來的文景之治……」[1]
這是司馬光曲解史實,為自己的理念製造歷史依據的典型例子。
2. 包裝柴榮捧滅佛,隱匿歷史藏惡果
《資治通鑒》中記載周世宗柴榮滅佛時,司馬光說:「顯德二年(955年)五月下旨:天下寺院凡是沒有皇帝題字賜匾額的,都廢毀。九月初一下旨:民間銅器、佛像,50日內都賣給官府,過期隱匿的,五斤以上者處死,五斤以下按斤兩定刑。又對侍臣說:「卿輩不要對毀佛存疑。佛像豈能所是佛?我聽說佛志在給人好處,頭和眼睛都可以施捨給人,朕的身體如果可以濟民,我也在所不惜。」
接著司馬光寫到:「臣司馬光說:像周世宗那樣可稱得起儒家的仁,不愛自身而愛民;像周世宗那樣,可稱得起明君,不因為沒用的佛像影響了有用的銅錢!」[2]
他在史書上公開讚美滅佛,引導天子君主以柴榮為榜樣滅佛,這罪業可太大了。我們在上部專門講過三武一宗滅佛的教訓,講過柴榮在熒惑守太微、熒惑守房兩大天象之下,逆天滅佛、準確應劫的教訓,司馬光作為古代屈指可數的史學巨匠,怎麼沒有歸納一下這四位滅佛帝王的雷同結局呢?
3. 打造柴榮「仁德」,掩藏殘暴罪惡
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最高的道德境界就是「仁」,柴榮真像司馬光讚頌的那樣做到了「仁」?
嚴酷寡恩,何以為仁?
司馬光自己在《資治通鑒》中說:「世宗用法太嚴酷,群臣辦事稍有不好,常被柴榮處以極刑,就是平時很有才幹的,也不寬恕,到生命的末了之年,才漸放寬[3]。」試想,一個對手下效忠的臣子都如此刻薄殘暴的人,能對別人做到「仁德」?
肆意殺人,何以為仁?
《宋史》開篇記載:後周顯德三年(956年),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率軍攻揚州,與周世宗在壽春會合。壽春餅店的餅既薄又小,世宗大怒,捉拿了十幾個賣餅人要處死,趙弘殷苦苦勸諫,才被赦免[4]。這段史料司馬光不會不知道,為什麼他在打造柴榮對百姓仁德之時,隱去這些肆意殺人的暴行?
楚州屠城,何以為仁?
更殘暴的就是屠城。958年正月柴榮南征,攻克楚州(今江蘇淮安)之戰非常艱難。城破之後,南唐軍兵巷戰到最後一息,周軍損失慘重。柴榮大怒,縱兵大掠,屠城燒屋。北宋薛居正的《舊五代史》[5]、歐陽修的《新五代史》[6]、馬令的《南唐書》,龍袞的《江南野史》,南宋朱弁(音:變)的《曲洧(音:偉)舊聞》,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陸遊的《南唐書》,都記下了這次大屠殺,唯獨《周世宗實錄》裡沒有記載。我們知道屠城的大罪惡非常影響君主形象,為尊者諱,後周史料不記是很可能的,這樣北宋根據後周的官方史料修成的《周世宗實錄》裡就不會記載這次屠城。
很多史學家們根據當代人、前輩人的經歷講述,記下這段歷史,可以從不同側面還原真相。《長編》記載宋滅南唐之戰,唐後主李煜派心腹愛將劉澄守衛潤州(今江蘇鎮江市潤州區)。劉澄被圍困幾十天,聽說京城金陵(今南京)也被圍,要投降又怕手下人不從,就召集眾兵將講話,哭著說了一句最關鍵的話:「你們沒聽說過楚州屠城之事麼?」這麼一脅迫,嚇得大家一致投降了[7]。可見柴榮的楚州屠城,對南唐影響之大。
金子巷,因子巷
朱弁實地走訪寫成的《曲洧舊聞》,記載了楚州「金子巷」的來由。柴榮下令屠城,大將趙匡胤不得不帶著自己的兵前往,到了一條巷子前,看見巷口臥著一具剛被砍掉頭顱的女屍,身下一個嬰兒還在吸吮母乳。趙匡胤頓生惻隱,命人抱起孩子,在巷子裡找個乳母撫養,就此帶人返回。巷中父老因為這個嬰兒僥倖活了下來。後來就把這條小巷改名為「因子巷」。年長日久,口口傳訛,「因子巷」成了「金子巷」[8]。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的書末,說自己編寫時「竭精盡力,夜以繼日,遍閱舊史,旁采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 在很多方面,《資治通鑒》堪稱治學嚴謹的正史。但在一些最關鍵時刻,卻要把逆天滅佛、犯下天大罪業的暴君包裝成「仁德明君」,還在《資治通鑒》中掩蓋柴榮屠城的史實……
4. 極力美化太宗,罪惡反露真容
現在學術界已經基本公認趙匡胤陳橋兵變時,22歲的趙光義沒有參與,是趙光義親自修改的官方史料,把自己打造成兵變建宋的功臣,說自己攔住太祖的馬頭,請求太祖進京城不要像以前的後周軍隊那樣大劫掠,太祖應允。這樣肆意造假,在古代都不屑一顧,所以《宋史》的《太祖紀》,《太宗紀》裡,對太宗這個擁立帝王的「大功」都一字沒提。
而司馬光同樣根據宋朝初年官方史料編寫的《涑水記聞》,把太宗攔馬進諫這樣赤裸裸的謊言刪掉了,只說太宗進去告訴太祖將士嘩變,要立太祖為天子,太祖大驚——現在大家都能看出來,這是一場蓄謀的政變,但這在宋朝,是擁立天子的大功,司馬光把這個功勞給了宋太宗,消去了露骨謊言,以小謊言來佐證。
因為司馬光是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老臣,如果宋太宗的帝位非法,太宗後面的帝位朝廷都是非法的,所以司馬光千方百計為太宗正名,又一次不惜歪曲歷史。
前一章「司馬洗白,洗出鬼怪」一節,我們說燭影斧聲的民間史料,幾乎直指太宗是兇手。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完全刪掉了太祖臨死前,和太宗喝酒的燭影斧聲之夜,直接從「太祖晏駕時已經四更天」說起,可謂煞費苦心,奇招妙筆,後人也多以此為依據為太宗辯白。
真能辯白麼?恰恰欲蓋彌彰,下面我們就再次抽絲剝繭,從那些洗白宋太宗的「證詞」中,找出他行兇的證據。(未完,待續)
註釋:
[1]《續資治通鑒‧宋紀六十七》
[2]《資治通鑒‧後周紀》:「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監采銅鑄錢,自非縣官法物、軍器及寺觀鐘磐鈸鐸之類聽留外,自餘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直;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論刑有差。上謂侍臣曰:『卿輩勿以毀佛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於善,斯奉佛矣。彼銅像豈所謂佛耶!且吾聞佛志在利人,雖頭目猶捨以佈施,若朕身可以濟民,亦非所惜也。』
「臣光曰: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3]《資治通鑒‧後周紀》:「然用法太嚴,君臣職事小有不舉,往往置之極刑,雖素有才幹聲明,無所開宥。末年浸寬。」
[4]《宋史‧太祖紀》:「顯德三年,督軍平揚州,與世宗會壽春。壽春賣餅家餅薄小,世宗怒,執十餘輩將誅之,宣祖固諫得釋。」
[5]《舊五代史‧世宗紀五》。
[6]《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第二》:「周師攻楚州,守將張彥卿、鄭昭業城守甚堅,攻四十日不可破。世宗親督兵以洞屋穴城而焚之,城壞,彥卿、昭業戰死,周兵怒甚, 殺戮殆盡。」
[7]《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六》:澄篃召諸將卒,告曰:「澄守城數旬,志不負國,事勢如此,須為生計,諸君以為如何?」將卒皆發聲大哭。澄懼有變,亦泣曰:「澄受恩固深於諸君,且有父母在都城,寧不知忠孝乎,但力不能抗爾,諸君不聞楚州耶?」
初,周世宗圍楚州,久不下,既克,盡屠之。故澄以此脅眾。
戊寅(開寶八年九月初九,975年10月16日),澄率將吏開門請降,潤州平。
[8]《曲洧舊聞》:「山陽郡城有金子巷者,莫曉其得名之意。予見郡人,言父老相傳,太祖從周世宗取楚州,州人力抗周師,逾時不能下。既克,世宗命屠其城。太祖至此巷,適見一婦人斷首在道臥,而身下兒猶持其乳吮之,太祖惻然,為返,命收其兒,置乳媼鞠養巷中。居人因此獲免,乃號因子巷,歲久語訛,遂以為金,而少有知者。」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