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7月08日訊】美國防部宣布朝鮮4日發射的是全新洲際導彈,並安裝了再入大氣層所需的進入體。美媒引述國防部人士表示,美軍判斷導彈不會威脅美國本土,因此未下令攔截。
7月4日,朝鮮(北韓)宣稱「成功試射火星-14號洲際導彈」,可打擊美國本土。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確認,這枚彈道導彈是從鄰近中國邊境的西部平安北道芳芳峴空軍基地發射,導彈飛行約37分鐘,然後落入日本海。
導彈發射當日,美韓政府稱初步判斷為中程彈道導彈,正在分析是否洲際導彈的可能性。
7月5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發表聲明說,「美國強烈譴責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這是美韓官方首次確認朝鮮試射了洲際導彈。
7月7日,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傑夫•戴維斯5日在記者會上說明:「朝鮮導彈是洲際彈道導彈級(ICBM)全新的導彈。洲際彈道導彈彈頭上安裝了再入大氣圈所需的進入體。」
戴維斯表示,此次導彈發射場所——平安北道芳峴機場,也是朝鮮過去未曾發射過導彈的地方,「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也是新的」。
戴維斯還提到,該導彈是「在移動式發射台上發射」。但《中央日報》指出,朝鮮中央電視台公開的視頻顯示,導彈雖然曾被安裝在移動式發射汽車上,但發射車只是將導彈運到現場,安裝導彈後即離開,實際發射是在小型一次性固定發射台上實施的。
此外,福克斯新聞援引美國防部相關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可以通過地區內導彈防禦系統(MD)做出擊落朝鮮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的決定,但判斷認為該導彈不會威脅到北美地區,所以未試圖擊落。」
《中央日報》援引曾在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任職的導彈專家約翰•席林分析,朝鮮雖然已掌握洲際導彈技術,「若想在實戰中提高信度和準度,還需要一兩年。」
席林7月5日在向美國朝鮮專門網站「38 North」投稿的文章中分析稱,「若考慮到地球的東西自轉,那麼導彈的射程為6700公里——8000公里,即使無法攻擊美國西部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也能攻擊阿拉斯加州夏威夷的大城市。」
席林還表示,「此次火星-14號上安裝了一個主引擎和四個輔助引擎,與2015年閱兵式上公開的安裝兩個主引擎的舊款火星-14號不同。這是對再入體和彈頭蓋均粗短的舊款火星-14號重新進行設計的變形。」
朝鮮一直在嘗試開發足以打擊美國本土的可裝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這樣的導彈射程必須達到8000公里以上,而且也必須掌握讓核彈頭穩定再入大氣層的技術。
彈道導彈在短暫飛出大氣層之後,重返大氣層時將因大氣摩擦產生高溫。越是遠程導彈,下落速度越快,彈頭表面的溫度就越高。因此,必須要保護彈頭免受高溫破壞。
朝鮮曾在5月14日發射「火星12」後宣布,「在嚴酷的再入大氣層環境之中,可控彈頭部位的末期誘導特性和核彈頭爆炸體系的動作的正確性得以證明」,向國內外炫耀彈頭保護技術的進展。
(記者雲濤報導/責任編輯: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