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7年06月10日訊】早在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就已經公布了「檳榔果實是第一類致癌物」的報告。
根據大量的文獻研究發現,檳榔不但可引起口腔癌,還可引起咽癌和食道癌。
檳榔中含有一種叫做灰紅的物質,可引起口腔、食道粘膜發炎,引發粘膜癌前病變,長期食用會引發癌變。
檳榔也會對牙齒造成極大傷害,長期吃檳榔的人,會造成牙齒磨損、牙床鬆動,檳榔中的物質還會讓牙齒染上難看的黑色,俗稱「檳榔牙」。
檳榔會導致口腔癌的原因主要有3點:
生物毒性:檳榔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種生物鹼,其中檳榔鹼是最主要的成分,約為干檳榔淨重的1%。檳榔鹼能明顯促進上皮細胞的凋亡,並干擾細胞外基質大分子(膠原、彈性蛋白等)的沉澱和降解過程。
物理性損傷:咀嚼檳榔時,檳榔纖維的摩擦會造成口腔粘膜的局部外傷和粘膜損傷。長期咀嚼檳榔,會導致損傷遷延不癒,形成局部的慢性損傷,從而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強和細胞增殖。
與煙草的共同促進癌症:單純咀嚼檳榔即可明顯促進口腔癌的發生,而同時吸煙的檳榔愛好者發生口腔癌的幾率更高。吸煙本身也是口腔癌一個單獨的危險因素。
這個常識真的很重要呢,分享出去也讓親友知道吧。
(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