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孟子10句處世箴言 讀後脫胎換骨

Facebook

孟子,名軻,是一位備受中國人尊崇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被中國人尊為「亞聖」。

孟子是一個極具個性和人格魅力的人,他善於雄辯,文思縱橫,大義凜然。他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宏大的命題講得通透而生動,在充分展示出「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高度自信的同時,也表現出他善於處世應對的歷練與機敏。

年過八旬的中國當代作家王蒙研讀《孟子》後,對孟軻的「智慧與可愛」大加讚賞。王蒙對《孟子》一書中的精彩警句,作出了深厚又不乏幽默的解讀。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中華國學的魅力吧。

1、關於抉擇的警句:「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解讀:人總是要有所不為的,然後才可能有所作為。

點悟:有一個極簡單通俗的道理,你做了許多不必做、不該做、境界狹小的事,你甚至做了傷天害理、缺德不仁之事,你哪裡還有可能走上正道?至少你哪裡還有工夫還有精力有大抱負、有大作為?

這不僅是品德問題、好人與壞人的分野問題,也是智巧,根本性的智慧。善於有為者應該最善於有所不為,什麼都為的人,無分鉅細、事必恭親的人,不可能有太大成績。

2、關於自知的警句:「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解讀:他這個人有點小才能,但是從來沒有得知大道,(那點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點悟:寧可大智若愚,不可小才若智。小聰明、小才能,如果有所顯露,就會造成某種能人的印象而被委以重任,耍弄小才、耽誤大事;還會引起注意、招惹是非、遭人嫉恨、涉嫌野心……只足以害人害己。

3、關於應變的警句:「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解讀:應該做官就做官,應該辭職就辭職,應該繼續干就繼續干,應該馬上走就馬上走。

點悟:在現實生活問題上,孟子的說法相當靈活。同樣是聖人,有「聖之清者也」伯夷,有「聖之任者也」伊尹,有「聖之和者也」柳下惠,更有「聖之時者也」孔子。不同的時勢,不同的應對,這就是「聖之時者也」的含義,同時也說明了孔子所處環境的複雜多變。

4、關於內斂的警句:「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解讀:懂得恭敬的人不會侮辱旁人,懂得節儉(克己)的人不會侵犯旁人。

點悟:老子講三寶:慈、儉、不為天下先;孔子也講「溫良恭儉讓」;孟子則講「恭儉」。這裡的「儉」應該不僅是物質上的不奢華靡費,而且是講精神上的謙卑克己、為政上的愛惜民財民力慎重行事、做人上的內斂含蓄。辭書上的解釋,儉的含義是節約、歉收、不富足、謙虛等。總之,儉就是反驕破滿。

孔孟都是很重視人的態度、舉止、禮儀、表情的。孔子的講法是「色難」,即表情容貌的把握不是易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對他人的態度,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再一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5、關於反思的警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解讀:行為有未能達到預期目的,都要反過來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會歸附於你。

點悟:沒有少見這樣的人:當領導、做學問、交友、購物、讀書……遇事受挫,便怨天尤人、一腔怒火。領導不了,抱怨被領導者素質太差;學問立不住,抱怨同行不識貨;孤家寡人,抱怨友人不義;購物不滿意,抱怨商家;讀書不通,抱怨作者或老師⋯⋯

6、關於初心的警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解讀:高尚人物,是沒有失去其孩童時期的純潔與誠懇的人。

點悟:生命的特點之一是對於生命的眷戀,因而懷舊,因而美化童年的單純誠摯。也確實,越是偉大的人越有單純的一面。

7、關於言談的警句:「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解讀:你講說他人的不善之處,如果這種說法造成了後來的麻煩,你應當怎樣去對待呢?

點悟:很簡單,譏人者人恆譏之,謗人者人恆謗之,助人者人恆助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偏偏有人以挑撥、離間、誹謗、誣告為一生的專業或業餘愛好。越是無才並且不中(用)的無恥之徒,越是將上述這些變成自己的人生方式。

8、關於堅持的警句:「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解讀:(一個人)在本不應結束的點上結束、舍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樣的人就什麼事都可能結束放棄;對於應該厚待與重視的人,沒有厚待重視而是慢(薄)待輕視,那麼他對什麼人、什麼事都可以慢待輕蔑。這樣的人,向前進行的時候銳氣十足,(遇到難點)倒退下來,也會非常迅速。

點悟:孔子、孟子都重視善始善終,如其後所說的「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另外是強調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有普遍意義,都不能輕率對待。一件事你半半落落就放棄了,也許從此你什麼事做不成、做不好;一個不該慢待的人你慢待了,也許從此傳出慢待賢人的惡名。

那麼為什麼這樣的人會進銳退速呢?行了九十里你接着走,那還有一半的努力需要付出;行了九十里你不走了呢?那麼你等於一步也沒有走,那還不是迅速的倒退嗎?你慢待了一個人,就還不如一上來就拒絕接待。慢待的結果不是等於不待,而惡劣後果可能超過拒絕接待,不也是進銳退速嗎?

9、關於譭譽的警句:「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解讀:有時會得到未曾料到的讚美聲譽,有時會碰到求全苛責的譭謗攻擊。

點悟:二者並列關係,甚至可以是因果關係。驟起大名的暴發戶,最易成為突然改變風向的輿論犧牲品。但是孟子此話中有對於人格定力的提倡: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你什麼。知人是易事嗎?尤其是被注意的社會化人士,會面對意想不到的讚譽與過於苛求的詆毀,一輩子、半輩子,甚至死後還被爭論幾百年至幾千年。

所以,愛爾蘭著名作家、《尤利西斯》作者詹姆斯•喬伊斯說:「對於這個世界我有三個辦法:沉默、逃遁與小小花招。」

10、關於心態的警句:「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解讀:把(春秋末期晉國豪富)韓魏兩大家庭的財產附加給某個人,他仍然謙虛謹慎,那麼他的品質就比一般人強太多了。

點悟:逆境是考驗,順境更是考驗。躺著中槍是考驗,天上掉下金剛鑽來更是考驗。越是陞官發財、VIP化、榮顯赫赫、譽滿全球,越是難以為繼、如中魔咒。什麼原因?榮顯獎譽壓垮了擠爆了小心眼子啦,嗚呼哀哉。莊子所說的虛室生白也是這個意思,你不虛了,不白白亮亮的了,你也就到此為止,舉步維艱,差不多完蛋了。

——轉自《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說》

(責任編輯:阿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