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當父母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熟睡孩子的臉龐看上去總是像天使一樣可愛,然而早晨叫他(她)起床時,孩子卻常常哭鬧嘶吼得像個小惡魔,讓急趕着時間要去上班的年輕的父母氣得牙癢癢。為了讓孩子早上起床去上幼兒園,每天清晨,父母都要跟孩子的「起床氣」來一場大戰。由於方式方法有問題,這樣的起床大戰往往讓家長因難以遏制的挫折感而怒火中燒,孩子則因為自己的情緒得不到適當的宣洩而變得更加任性難纏,使得親子關係陷入敵對的惡行循環。
其實,在大人眼中孩子那些「很番」的哭鬧嘶吼,只是孩子因為被大人強制喚醒感到不舒服,卻又不懂怎樣述說表達自己的感受而已,在大人不斷的催促下,孩子只好發揮自己的本能,用哭鬧嘶吼、甚至揮手踢腳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順利收服孩子的起床氣呢?
一、順應孩子的個性特質,因勢利導。
要想順利收服孩子的起床氣,首先要觀察了解孩子的個性特質,然後在順應其個性特質的前提下,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大人不斷的催促下,孩子往往只好發揮自己的本能,用哭鬧嘶吼、揮手踢腳來表達自己的感受。(pixabay.com)
比如,孩子被喚醒後就是必須要自己發洩幾分鐘,大人就預先給孩子留幾分鐘的時間,在這幾分鐘裡,孩子要臭臉、要哭幾聲、要扯扯棉被出氣,就隨孩子去,此時家長千萬不要在旁邊一直指責孩子脾氣壞。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節奏,有的孩子天性就是喜歡慢慢來,就算睡醒了也需要繼續在被子裡窩幾分鐘,或坐着發一回呆,這時家長千萬別在旁邊叨念,責怪孩子怎麼老是慢吞吞。
在前一晚睡前,可以給孩子提示一些明早起床就能特別享受的期待目標:比如,明天早餐有寶貝愛吃的紅蘿蔔蛋餅,或是明天早上吃完早餐後媽咪要陪寶貝玩遊戲,明天早上保姆阿姨要帶寶貝去林子裡散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安心的睡覺,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因為期待而在第二天早上自動配合早起。
當然,為了讓孩子能在一種自然放鬆的情緒下迎接美好的早晨,父母自己要更早一點起床,給孩子預留一些被喚醒後的賴床緩衝的時間,這樣家長和孩子都不必因為時間不夠而不得不緊張地追着時間跑。
熟睡的孩子看起來總是像天使一樣可愛。(pixabay.com)
二、打造溫馨溫暖愉悅的環境,以充滿愛心的撫摸喚醒孩子。
家長可以提前去幫孩子打開窗簾,讓陽光透進房間。人類的本能就是日出而起的,自然的光線能喚醒人腦部的意識,啟動人類展開活動的生理機制。
同時可以播放一段孩子日常喜歡的音樂來安撫孩子的情緒。爸爸媽媽可以一邊輕撫孩子的手臂和臉頰,一邊在孩子耳邊輕聲柔語喚醒孩子:「我可愛的寶貝起床囉」、「親親小寶貝起床囉」。讓孩子在充滿愛與溫暖的氛圍中醒來,孩子情緒就會變得穩定和緩。
三、用小小的互動玩樂來提振孩子的情緒與活力。
孩子懶洋洋就是爬不起來時,父母可以對着孩子說:「哎呀,平常愛笑的古錐小蘋果怎麼不見啦。咦,我瞧瞧大蘋果有沒有也跟着不見啦?」家長笑瞇瞇,股着腮幫子問孩子:「寶貝有看到大蘋果嗎?有嗎?喔,那大蘋果出現了,換寶貝找小蘋果,讓小蘋果出現。」
也可以利用孩子的衣服或玩具,以擬人化的方式跟孩子互動。譬如,拿着孩子的衣服在他眼前展開,說:「啊,這是寶貝最愛的長頸鹿衣服哦!奇怪,小主人怎麼還不穿上他呢?長頸鹿說他餓了耶。」
或是也可以這樣說:「昨晚說今天早上要陪寶貝的湯瑪士小火車剛剛說,他肚子好餓喔,先去餐桌等主人一起來去吃早餐羅,我們不要讓湯瑪士等太久喔。」
讓孩子在充滿愛與溫暖的氛圍中醒來,孩子情緒就會變得穩定和緩。(pixabay.com)
四、避免恐嚇式、驚嚇式的把孩子叫醒
在孩子幼兒時期,儘量避免用種警鈴大作的鬧鐘,或者採取突然扯掉孩子的棉被、或大力拍打孩子的身體、或用宏鐘音量大聲叫嚷起床等等恐嚇式、驚嚇式的方法把孩子叫醒。
如果從小就用驚醒的方式要求孩子立刻進入清醒意識,可能會造就孩子衝動易怒、心境低落、反應遲緩、注意力渙散、攻擊人,冷漠麻木,或者哭鬧等長期心理上的不良反應。
五、親子通力合作,堅持就能養成好習慣。
任何習慣的養成,年紀愈小愈好培養。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家長就是必須比孩子更有耐心、更懂得堅持、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孩子還不懂得善用言語表達之前,家長必須更細心地去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
找到適合孩子也適合家長的互動模式後,每天都遵循一致的原則進行,快則一個月、慢則三個月,就能看到孩子的好習慣逐漸養成了。
孩子每天早上都賴床?因勢利導才能讓孩子在自然放鬆的情緒下迎接美好的早晨。(pixabay.com)
——轉自《成長百科編輯室》
(責任編輯: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