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會晤及兩次通電話後,雙方聯手施壓、遏制朝鮮核武的意圖明顯。在美國大軍壓境、白宮密集釋放強硬信號之下,朝鮮金正恩政權卻叫囂依舊,並同北京當局展開罵戰。而中共高層圍繞朝核問題出現兩種聲音,再度浮現朝核問題背後的習江斗因素。
(上接:謝天奇:美國軍隊待命北京下通牒金正恩備胎浮現)
中朝官媒罵戰升級
4月30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國必須「準備好」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他也呼籲世界其它大國來阻止朝鮮發展核武,並說朝鮮在「公開挑釁國際社會」。
同一天,美國參議員馬侃也在CNN節目《國情咨文》中表示,如果美國確定,朝鮮能將核武器安裝到彈道導彈上,就應考慮對其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他強調,排除可能的軍事行動是「愚蠢」的。
5月1日,朝鮮揚言要將其核力量提升至「最大化」,暗示將繼續進行核試驗。
韓媒報導,在5月2日微博上熱傳的帖文說,北京當局已經對朝鮮的軍事挑釁發出最後警告,稱一旦朝鮮再核試,中方將撤銷所有經濟合作,並封鎖朝鮮。
5月3日朝鮮中央通信社發文批評中共官媒《人民日報》與《環球時報》,稱有關要朝鮮放棄核武計畫的主張,不僅破壞中朝關係,還將使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升級。
文章稱,中方媒體把朝中關係惡化的責任全推到朝方,以此來為北京配合美國的「卑劣行為」辯護;並警告「中國應考慮其魯莽的行動導致的重大後果」。
這是朝鮮多年來首次點名批評中國,在以往批評的文章中,朝鮮通常稱中國為「周邊國家」。
5月4日,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發表題為「朝中社,你批評中國的言論很無理」一文。
文章稱,朝中社上述文章與之前朝鮮官媒那些「暗示」相比,完全是論戰的架勢,對中方一些激烈的警告言辭,幾乎無異於決裂的宣言。文章還稱,中朝關係就是惡化了;朝鮮對朝核,以及當下半島局勢的認知和判斷,與中方的立場相去甚遠。
文章稱,朝中社社評透露出的最關鍵信息,就是朝鮮發展核武的頑固,就像已經中了蠱的人一樣,很難用理性去談。在朝核風雲變幻之際,奉勸朝鮮,不要中了「核武器」的蠱。
同日,《環球時報》刊登評論員單仁平的文章,單仁平認為,平壤圍繞核問題陷入一種「非理性思維」,北京不必與平壤展開針鋒相對的論戰,只需表明關切和底線,明示朝鮮若再核試陸方會做出「前所未有的嚴厲反應」,說清楚後不必與平壤來回辯論。
朝核問題中共高層兩種聲音對立
同期,中共內部就朝核問題也出現兩種聲音。5月1日,中共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撰文《朝核問題的歷史演進與前景展望》,並由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
在文中,傅瑩為朝核描述了三種前景:(1)外界制裁,朝鮮以核試驗和試射導彈反彈,然後再製裁、再反彈,陷入惡性循環;(2)朝鮮政權垮臺,但這「短期內是不現實的」;(3)重啟可能緩和,甚至會解決核問題的對話和談判。但這只是「可能」,還需要各方接受「朝核問題日益升級的現實」、「不設先決條件」地重啟對話。
5月3日,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曹辛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發表題為「『朝核無解論』不可取」旳文章,對傅瑩的觀點進行駁斥。
文章稱,按照傅瑩的描述,唯一符合邏輯的結論是,朝核問題在當前形勢下基本無解,出路幾乎只能是「默許朝鮮擁核」。文章認為,傅瑩觀點中「既要無核化,又要不戰不亂」的提法,是混淆了目標和手段,難以實際操作。就半島實際情況看,顯然應該確立的目標是「無核化」;若確立「無核化」為目標,有時候恰恰需要以「戰」和「亂」才能實現「無核化」。
曹辛在文章的最後還指,「朝核無解論」與中方的立場、正在採取的行動在邏輯上「矛盾」,會在國內、在中美之間乃至國際社會「造成困惑」,從而不利於朝核問題的緩和與最終解決。
文章稱,所謂「朝核無解」的觀點,與客觀事實不符。朝鮮近期雖然出現「反彈」,卻一直不敢逾越兩條底線:核試驗和試射遠程導彈。這表明中方制裁和美方軍事威懾已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曹辛任職的中國亞非發展交流協會,隸屬於中共外交部。曹辛文章還特別提到,外交部門「在習近平本人的帶領下」,與川普達成共識。而傅瑩現任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其中主掌人大的是江派常委張德江,而社科院隸屬另一名江派常委劉雲山主管的文宣系統。
圍繞朝鮮核武問題,習江兩派公開對立。朝鮮核武被披露是中共江派扶持、發展。近些年局勢敏感時刻,江派操控朝鮮金家政權進行核恐嚇,已成為其攪局,先後對抗胡習當局進行反扑的殺手鐧。
此次習與川普聯手,美國大軍壓境的背景之下,朝鮮金正恩政權仍叫囂不已,並點名批北京當局,罵戰不斷升級;傅瑩則拋出「朝核無解論」,為朝鮮金正恩政權撐腰。這說明江澤民集團最後的最有威脅的反扑手段——核恐嚇——面臨被廢的情況下,江派正拚死反扑,企圖繼續捆綁並恐嚇習當局。
針對江派的攪局、反扑,習當局會否採取實際行動強勢回擊,以儘快廢除江派的核恐嚇手段?答案應該不久會揭曉。(未完待續)
(大紀元2017年5月4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