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今天的語文課本比起來,民國時期的這些老課本,實在是溫馨而感人。不禁讓人感受到那時雖然國家動盪,戰火連綿,經歷了新文化運動,然而,從當時的教材上,我們依然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的溫度並沒有冷卻,讀經雖然廢除了,而語文課本里的文化血脈,依然在流淌(而我們今天的語文教材,似乎差不多完全和我們的傳統割裂開了。)今天,穿越近百年的歲月,讀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老課文,讓人覺得感動而溫馨。
我們特地從這套書中選擇若干篇課文,和大家分享!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第三十八課
小室中,燈火明,母教女,取絨繩,學手工。
感悟:多麼溫暖的母女畫面,短短數字的課文,帶給我們是母愛、親情和習勞的教育。現在,我們還能看到這種教育嗎?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 第四十七課
有客至,看我父,我迎客,入室內,父見客,問姓名,父坐右,客坐左。
感悟:24個字,告訴孩子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看這些老課文,我們深刻體會到,課文不僅是讓孩子學知識,其中飽含著許多倫理、道德、修身的教育。而這,正是現在課本缺乏的。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 第二冊 第十一課
梅花盛開,我折兩枝,插瓶中,置案上,瓶中花香,時時入鼻。
感悟:寥寥數語,一個美好而溫馨的場景就浮現眼前。仿佛讓人聞到了梅花的清香。讀這樣的課文,也難怪民國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今日的大學生都不及。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 第二冊 第四十六課
好童子,能作事。 朝起,自著衣履。夜眠,自鋪被褥。當食,自取碗箸。入學校,又能勤讀。
感悟:不知我們現在的語文課本里,還能找到這樣讓孩子從小自立的課文嗎?短短几句話,告訴孩子,做一個好學生的本分。如果現在的孩子能這樣,父母不知該多省心啊!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 第三冊 第三課
燕子,汝又來乎。舊巢破,不可居。銜泥銜草,重築新巢。燕子,待汝巢成,吾當賀汝。
感悟:現在城裡的孩子很少能見到燕子了,那個時候,燕子是家家可見的。讀了這樣的課文,孩子保護生態的意識,從小就培養起來了。這是多麼好的人文教育啊!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 第四冊 第二十九課
人居室中,飲食臥起,皆需器具。惟匠人造器,勞心、力,費時日。其成不易。用器之人,應知愛惜。不可任意毀傷也。
感悟:這篇課文的主題是讓孩子從小懂得珍惜器具,一個人懂得珍惜,長大才能成器。今天的孩子,太需要這種教育了。
《民國老課本·啟蒙國文》 第五冊 第十四課
孔子,字仲尼。博學多能,誨人不倦,有弟子三千餘人。時世亂,孔子為魯相,三月而國大治。魯不能信用,孔子去之。周遊列國,凡十四年,不得行其志。乃歸魯著書,以教後世,至今稱為聖人。
感悟:這一課,介紹的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幾十個字,向孩子簡單介紹了孔子的一生。今天的語文課本里,有這樣的文章嗎?為什麼不從小讓孩子認識我們民族的聖賢呢?這是多麼亟需的教育啊。
《民國老課本·修身國文》 第四冊 第一課
李兒售果。索價不二。有將爛者。必告人。減價售之。
感悟:課文名叫《誠實》,一個小孩子賣水果,價格童叟無欺,不好的,減價賣,你從這篇課文中讀到什麼了呢?
《民國老課本·修身國文》 第四冊 第十三課
道中有瓦礫。兒見之。恐礙行人。急拾之。棄於牆隅。
感悟:這篇課文用一個場景讓孩子很簡單的就能夠理解什麼叫做公益,而且很容易就能夠效法。這麼簡潔直白,我們現在的教材,似乎缺少了這樣一種力量。
《民國老課本·修身國文》 第四冊 第十二課
兒習手工。編紙為中華二字。告其弟曰。我等中華人。同愛中華國。
感悟:那個時候的課文也教愛國。這樣的愛國教育,來得簡單而有力。其實,愛國原本就不需太多的說教啊!
《民國老課本》共五冊,分為《啟蒙國文》《修身國文》《女子國文》,從幾個字、十幾字的啟蒙文章,一直到幾十字,百餘字的課文。這套書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就是修身、德行的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可以說,這套書給我們展現了民國語文教育之美,也讓我們看到了民國老課文中的民族精神之魂。
難怪民國出大師,《民國老課本》美到心醉。(網絡圖片)
——轉自《讀悅文摘》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