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記者眼中的文革:紅色中國有六億藍螞蟻

Facebook

中國服飾在中華文化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更被譽為「衣冠上國」。但是從1949年後,千年衣冠王國的風姿不再,中國服飾裝扮單調到極點,千人一面、萬人一式,中國的審美意識至少退化半個世紀。西裝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旗袍被認為是封建餘孽……統統被批判。法國記者羅伯特.吉蘭曾經這樣描述文革中的中國:紅色中國是一座「螞蟻山」,而六億民眾是棲息其中的「藍螞蟻」。「不管走到哪裏,人們都穿著藍布衣服。」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積澱豐厚、絢爛多彩的寶庫。中國民族服飾以色彩鮮明、技藝精巧、風格獨特而著稱。但在1949年中共奪取政權後,中國的服飾也成了中共運動的犧牲品,變成了沒了色彩、沒了美感、沒了性別差異的服裝。

《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第一次到中國時,他感覺像突然進入了一個奇異陌生的世界:一堆一堆的人群,穿著同樣款式同樣藍色的服裝,騎著自行車,用好奇痴呆的眼神盯著外國人看……

中國從上下服裝隻剩下「老三樣、老三色」

「文革」時期,中國民眾的服裝式樣單一,顏色單調、呈現出高度同一的特徵,在中國的服裝史上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時期。服裝隻剩下「老三樣」、「老三色」。「老三樣」是中山裝、軍便裝、人民裝,「老三色」是藍、綠、灰色。無論是文革期間還是文革結束以後的70年代末,這兩個時段的服飾並無太大的變化,所謂「遠看一大堆,近看藍綠灰」。

一、是性別不分、男女都穿、款式統一;

二、是年齡不分、老中青三代都是一個款式;

三、是階層、地位和職業不分,上至首長、下至普通百姓都穿;

四、是季節不分,春秋當單衣,冬天套在棉衣外面當罩衣;

五、是場合不分,不僅是日常便服,也是工作服,甚至是結婚禮服。

這是軍便服一統天下的時代,「十億人民十億兵」既是對「反帝反修」形勢的見證,也是對服裝狀況的真實描述。

1966年「文革」開始,西服和旗袍被定為「四舊」,一些有西服的人怕被抄家,就把西服之類的服裝拆掉。西裝徹底離開了中國人。紡織品和服裝的生產也受到極左路線的影響,很多受人們歡迎的服裝麵料和服裝款式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四舊」的帽子,有些花色品種被批判為反動圖案。

本來是一些正常的穿著,只是稍稍鮮艷一點,就被指責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嚇得普通老百姓連帶點花的衣服都染成藍的,把旗袍西裝扔的扔,改的改。

浸透汗水、打著補丁的哢嘰布工裝,斜紋布軍裝,洗得發白的中山裝,共同引領著樸素的潮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褒獎,更是無奈。

1966年9月29日,外事部門規定,參加接待外賓的工作人員:「男同志一律不准穿西服,女同志一律不穿旗袍、高跟鞋,不抹口紅,不戴首飾,不燙髮,不拿純裝飾用的手提包等。」不准穿西服,中山裝就成了唯一的「正統」服裝。

只有在夾道迎接外賓時,女學生、女職工為完成政治任務,把花裙子套在褲子外面。等外賓快到時,把褲腿捲起來;外賓車隊過後,再匆忙將褲腿放下,把花裙子脫下,疊起來放入包中。

曾經出國演出的女演員、歌手、鋼琴家演出時穿的高跟鞋,如今都扔進了垃圾堆。駐外使領館的青年革命意氣風發,幹得一點不比國內差:「他們不准穿西裝、旗袍,不准坐進口小汽車,不准挂宮燈……」

「破四舊」紅衛兵檢查人們的髮式和服裝

1966年8月20日,北京第二中學的紅衛兵在市內的主要街道張貼《向舊世界宣戰》的大字報,宣稱:「我們是舊世界的批判者。我們要批判、要砸爛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所有為資產階級服務的理髮館、裁縫舖、照相館、舊書攤……統統不例外。

我們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改掉港式衣裙,剃去怪式發樣。『牛仔褲』可以改為短褲,餘下的部分可做補丁。『火箭鞋』可以削平,改為涼鞋。高跟鞋改為平底鞋。」

布拉吉被認為是修正,西裝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旗袍被認為是封建餘孽,稍微花哨的衣服便被打成「奇裝異服」,統統被批判。

在「破四舊」的口號聲中,很多大中城市的主要街道上設立了紅衛兵的「破舊立新」站,檢查人們的髮式和服裝。

于是,青年學生拿著尖刀尺子,個別的還手持皮帶,不時在空中揮舞。一剪刀下去還算客氣,如有爭辯從陰陽頭剝衣服到拳腳侍候。對辮子還手下留情,當然是女人的辮子,但如果頭髮上了油,光亮一些,身上噴的花露水還有餘香,就是資產階級的了。路上一些人褲管或頭髮被剪去,更多的拎著皮鞋赤著腳在匆匆趕路。被侮辱的人們不敢有半點抱怨。

在「越樸素越革命」的思想影響下,為了避免「不樸素,不革命」,人們都不敢穿新衣服,更不敢穿顏色鮮艷的新衣服,連藍色、灰色、綠色的新衣服也要反覆搓洗晾晒使之褪色,一定把新衣服變成舊衣服才敢穿出去。

補丁甚至成了這個時期革命的標誌和宣言,破舊程度就是政治革命程度的表現。那個時代,有錢就是有罪,無錢就是英雄,越窮越光榮,越富越反動。

買布要票尿素袋子做褲子

中共在物資比較貧乏的年代發明的買緊俏商品用票。那個年代,什麼都是憑票定量供應,有錢也不能多買。而且每家每人都有限制。

用來購買基本生活用品的有糧、布、油、煤票等;用來購買日用品的有肥皂、衛生紙、火柴票等;用來購買副食品的有魚、肉、蛋、豆製品票等;用來購買大件的有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票等。還有一些物資,貨源時多時少,有季節性,無法固定時間與數量,便採用一種從1到100連號小票,隨時公佈,如一些水果等。無論何種票證,都有一條硬性規定,即過期作廢,沒有商量餘地。

「無糧票沒飯吃、無布票沒衣穿」,票證在那個年月,是非同小可的,當然不能讓它作廢。但由於票證品種繁多,使用時間不一,差錯實在難免,特別是一些不識字的老人。一位農村老太,拿布票剪布,營業員說:「布票已經過期。」老太當即失聲痛哭。

于建嶸(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說:當時買布要布票,因為我們家在文革中沒有了戶口,成了黑戶,沒有布票。我母親就到廢品回收站去買裝貨物的舊麻袋,染黑給我們做衣服。那種舊麻袋很粗,穿在身上很不舒服,但那已經是我當時最好的衣服了。

還有文章描述,早期從日本進口的尿素,外包裝袋是尼龍布的,類似於後來的「的確良」布,而且兩條尿素袋子,正好可以改制一條「免襠褲」。于是,很多生產隊長等人就把空尿素袋子拿回家,拆洗乾淨,買來2分錢一包的藍染料,把空袋子布染色,做成褲子,既耐穿又漂亮,還省錢省布票。

就是這樣的事情,只有生產隊的隊長、保管、會計、記工員、貧協代表等少數人才攤得上,一般人是沒指望的。不過,這種「料子」布很容易掉色,洗一兩水後,原形畢露,尼龍口袋原來的字樣清晰可見——屁股上是「日本」,膝蓋上是「尿素」「株式會社」。凡是看見穿這種褲子的人,不用問,不是隊長本人,也是隊長身邊的重要幕僚,總之,是很有面子的人。

本來是人人都喜歡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就成了資產階級的東西。以追求美為天性的文藝,也完全淪為政服務的工具,讓你談美色變。

有文章指出,五十年代初,中國人就進入了退化階段,退化到延安式的所謂「革命美」,男人是鍋蓋頭,人民服,女人是齊耳短髮,列寧裝,不論男女,都戴一頂解放帽以示革命,人人都以土的掉渣,泥腿子和一身臭汗為美,以「資產階級的香風臭氣」為醜。而且,凡經歷一次大規模意識形態革命(如延安整風、土地革命、文化革命),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就退化至少半個世紀。

比利時人西蒙.雷斯1974年出版《中國的陰影》形容文革:「這是一項使地球上最聰明的人民淪為白痴的龐大工程……」。

(文:唐清清/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