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天燈、南蜂炮」 台灣名地元宵節特色活動

Facebook

【新唐人2017年02月10日訊】元宵節時間是每年的黃曆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燈節。象徵著春天的到來,華人傳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示祝賀。

不過在台灣的元宵節活動不只是吃個湯圓、賞賞花燈。據中央社報導,在苗栗客家鬧元宵的特色「(火旁)龍,可是與「北天燈」、「南蜂炮」齊名;澎湖外垵村漁村元宵節的「百船燈會」同步點燈也是一絕;當然更不能錯過台東的台東元宵節重頭戲「炮炸寒單爺」。



11日就是元宵節,元宵可當正餐食用,取代飯、麵,佐以青菜、雞蛋,均衡營養。(中央社)




苗栗客家鬧元宵具有「(火旁)龍」的獨特習俗,包括糊龍、點睛、迎龍、(火旁)龍、跈龍、化龍等6部曲。每到元宵節,祥龍都會挨家挨戶獻瑞祈福,店家也會包龍,在舞龍的同時,點燃鞭炮串擲向龍頭及龍身,象徵新的一年「愈炸愈旺」。

苗栗市公所舉辦(火旁)龍系列活動,今年已邁入第19屆,除了是客委會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更發展與「北天燈」、「南蜂炮」齊名,成為台灣元宵重要節慶,近年更推向國際觀光,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參加。

台南鹽水蜂炮相傳起源於清朝光緒初年,因當時鹽水地區發生瘟疫,醫藥又不發達,導致死亡人數多,居民人心惶惶。經民眾向廟宇內供奉的神明請示,關聖帝君指示在其正月13日的飛升日出巡,信眾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繞行大街小巷,事後疫情也果真結束。

鹽水居民此後每逢黃曆正月13日,便沿襲往例請出關聖帝君出巡,盼驅邪佑民,神轎所到之處都有信眾燃放鞭炮。隨著時代變遷,出巡繞境活動漸與正月15日的元宵節結合;傳至民國80年左右,活動擴大為兩天兩夜。

新北市平溪天燈打響國際知名度,在山城天燈冉冉升空,充滿過年幸福感。平溪躍升為來台旅客最喜愛觀光景點的前10名,11日晚上將在平溪十分廣場舉行,讓大家的願望隨燈實現。

對於「天燈」由來,原來早期先民開墾需要勞力,農業社會中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男丁是勞力與生產力的代名詞。昔日娶媳婦就是為了「添丁」來增加勞力,所以都會在廟宇中祈福放天燈,並在天燈上寫上「早生貴子」、「五穀豐收」之類的祈福吉祥語。

每年元宵節是春耕季節之始,先民藉由施放天燈向上天祈求一年的希望,並寫上: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祈福字語等;讓天燈隨著風向吹向基隆河口以此向祖先報平安的意味頗濃;慢慢延續下來就變成地方上在元宵節時的活動。

古早農業社會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求溫飽,「添油」、「添飯」、「添水」、「添丁」、「天燈」以台語口語相傳中音與「添丁」相似,「天燈」在口語上也有「天頂的燈」之意;就這樣沿用下來,「添丁」成了「天燈」。

新北萬里區有獨一無二的「野柳神明淨港」,野柳居民大多以漁業為生,相傳清代時期外海曾發生嚴重船難事件,經當地「保安宮」的主祀開漳聖王指示,每年定期在黃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神明淨港」儀式,深具親海性、宗教性及藝術性等特色。

元宵節當日由壯丁抬著神轎,不畏天候衝跳進入野柳漁港內,並泅水至漁港對岸登陸;接著神轎隊伍則於寬廣空地赤足急奔通過炭火堆,舉行「過火」儀式,以「水中去、火中來」的儀式護佑庄民平安,漁獲滿載。

「上元玩三暝」,在澎湖過元宵比過年還熱鬧,除了乞龜與武轎遶境外,西嶼鄉外垵漁港「百船燈會」更是全台僅有也最為特別的,近300艘大小漁船一連3天都不出海,船燈齊亮,燈火通明,是元宵節習俗中最具特色的。

曾在民國100年獲選為全國「人文薈萃類」10大特色漁港的澎湖外垵漁港,是澎湖目前最具規模的漁港之一,每年的元宵節,港區所有的近300艘大小漁船暫停出海捕魚,從元宵暝開始一連3晚的「海上燈會」,同步點燈祈福,藉此來感謝神恩,並搭配各式煙火,非常壯觀美麗。

澎湖外垵村漁村元宵節的「百船燈會」同步點燈,一年之中只點元宵這3天,這一傳統習俗迄今流傳30餘年之久,港區內的大小漁船萬盞船燈,同步點亮。



台東市長張國洲(圖)8日親自擔任肉身寒單,接受炮炸,為今年台東元宵節炮炸寒單爺開炸。(中央社)


在民間傳說,寒單爺就是玄壇爺,也是管天庫、善聚財的武財神趙公明,寒單爺出巡時,民眾會以鞭炮轟炸祂的身軀。民間流傳日據時代,台東常出現傳染病,寒單爺利用元宵節出巡,除讓民眾求錢財外,也幫忙民眾驅魔求福,通常在元宵節後,傳染病就會獲控制,可能漫天煙火遏制病菌蔓延,當時炮炸的是寒單爺的神轎。民國95年,當時的台東縣政府文化局更進一步將炮炸寒單爺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走入文化殿堂。

當然元宵怎能沒猜謎呢?金門縣文化局今年規劃舉辦首屆金門兩岸元宵古風燈謎會和燈謎創作徵選賽,邀請兩岸老一輩重溫懷舊情境,也讓年輕世代體驗傳統富有文化味的燈謎會。首屆金門兩岸古風燈謎會將重現金門傳統燈謎會中「擊鼓三通,鑼敲一響」的懷舊情境,打造不同於台灣本島的金門元宵文化品牌。

所謂「擊鼓三通,鑼敲一響」,文化局說,是指在金門的傳統燈謎會中,現場常備有小鑼小鼓各一面,主持人對射中或未射中謎底的現場觀眾的一種回應方式。

如果猜對了,由主持人示意擊鼓「通、通、通」三通響,表示答對了,可以通過考驗,撕下寫有燈謎的紅紙領獎;若「鑼敲一響」,因鑼響的聲音似閩南語的「看」,表示猜錯了,請多看看謎面,仔細推敲再猜。

(責任編輯:許惠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