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天亮:從公義和常識出發

Facebook

今天全球最大的新聞無疑是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第四十五屆總統。而我的手邊擺放著的,卻是高智晟律師輾轉傳出的他所起草的《中華聯邦共和國憲法(草案)》。

我在數天前已經從一個朋友那裏收到了這部憲法草案,卻一直沒有動筆寫點什麼,其主要原因是恐怕感想會寫成一本薄薄的書。從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反思,到對民主制度本身的看法,討論起來必然連篇累牘。思來想去,還是先寫篇簡單的小文。

美國憲法是人類的第一部成文憲法,並確立了憲法在美國法律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即所有與憲法牴觸的法律都是無效的。美國的最高法院,實際上是憲法法院,也就是當美國現有法律沒有辦法提出清晰的原則進行審判裁決時,憲法法院根據憲法的原則做出判例,並因此成為地方法院判案的標準。

其實這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第一部成文憲法到十八世紀末才出現?作為中國人,可能我們更想問的是,為什麼中國傳統的皇權社會中沒有出現過憲法這一概念?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到美國留學後看到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在美國,人們過父親節和母親節,選在這個日子向父母表示感謝。那麼中國為什麼沒有父親節和母親節?難道中國人對父母毫無感激之情嗎?

當然不是。傳統儒家認為「百善孝為先」。西方人在成年結婚後離開父母單獨生活,乃是因為《聖經》的教導。在《創世紀》中上帝就對亞當和夏娃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因此西方的家庭是小家庭。因為子女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當然就需要通過父親節和母親節這樣特殊的節日來表達孝道。

而中國人即使結婚後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晨昏定省,天天盡孝。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人天天都過父親節和母親節,也就不必要專設這樣的節日。

回到《憲法》的問題。實際上共產黨有意歪曲、而一些黨外人士則誤入歧途,認為中國古代是一個君主專制的極權社會。實際上,百姓除了納稅、服兵役和徭役外,生活上跟政府幾乎沒有關係。譬如大唐開國的時候,人口大約1000多萬,但政府官員只有643人。以當時通信和交通之不便,到了縣以下,百姓完全自治。從這個意義上說,百姓可以完全不關心政治,當然也就沒有制定《憲法》約束君權的緊迫感。

而中國古代並不是沒有約束君權的概念。「君權神授」本身就是對君權的最高約束,這是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概念(實際用詞不是這四個字)。這裡暗含的意思是,我們承認你的權力是神聖的,但是如果你背離天道、殘民以逞,上天會收回你的權力,也就是將發生改朝換代。中國人從來不認為一個朝代應該千秋萬代,而應該循環輪轉。一個王朝氣數已盡,就該有下一個王朝取代它。而這個王朝氣數已盡的標誌,就是政治走向壓迫和腐敗。

其次,就是中國人認為儒家價值觀高於皇權,所以儒生才可以根據儒家經典指出皇帝什麼地方做錯了。

還有一層約束就是中國人對歷史的重視。皇帝的言行要寫入史書中。唐太宗就曾經說過:別人認為皇帝的權威至高無上,但我不覺得。我上畏蒼天,下畏群臣的仰望,一句話說不對就會影響很多百姓,所以我講話非常慎重。這時有個史官叫杜正倫,對太宗說:我的職責就是記錄陛下的言論,如果陛下說錯了話,不但影響現在的百姓,也會讓後代人嘲笑你。

因此「君權神授」也好,儒家經典也好,還有史官的秉筆直書,都起到了類似憲法的約束作用。我知道這個問題如果爭論起來,是可以寫幾篇博士論文的。限於篇幅,這裡隻闡述一個觀點。

我認為,百姓無需關心政治,這其實是治理的最高境界。這樣的政治一定是良性的。其實美國到現在也仍有很多人對政治毫不關心,即使今年大選如此激烈和分裂,美國的投票率不到有投票權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

回到高律師起草的《憲法》草案,其內容我認為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屬於價值層面,另一個層面屬於操作層面。操作層面包括國家體制、如何選舉兩院的議員,總統任期該有多久等等,而價值層面則包括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對其它人權的保護等等。

我對於操作層面的東西並不特別在意,至少在現階段。但對於價值層面的東西就尤為重視。高律師從多年辦案中所目睹的共產黨對百姓的迫害中,反思這些基本人權價值的意義;也從親身遭遇的殘酷迫害中,懷著悲憫世人的情懷,希望能從法律層面保障這樣的迫害不會發生在他人身上。因此高律師起草的《憲法(草案)》在價值層面上,具有從公義和常識出發的特點。只要價值層面可以成立,操作層面的東西都可以通過時間來加以完善。

價值層面的原則最終關係到一個人的信仰,因為起草者不能不面對一個基本的問題——「為什麼這個是對的,而那個是錯的」,而這個問題如果一直追問下去的話,就只能回到一個答案,即美國《獨立宣言》的第一句話——「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同的信仰者對於價值層面也難免存在少許分歧,但只要有充分機會討論其在憲法中的表述方式,總可以達成共識。

高律師在自序中自嘲,這是一個沒有制憲會議的制憲活動,但這種討論也只能等到高律師重獲自由的時候。

幸運的是,我和高律師都認為,這樣的日子應已並不遙遠。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