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到最後一刻 歐巴馬不放棄這三件事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12月23日訊】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的任期即將結束,眼見候任總統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無意延續他的政策,歐巴馬加緊把握明年1月20日卸任前的日子,運用總統的權力努力推動心中唸唸不忘的議題。

雖然歐巴馬努力說服川普延績他的政策,但是川普的內閣佈局顯露出其上任後將採取和歐巴馬大為不同的保守路線。美國聯邦政府官員告訴CNN記者,歐巴馬總統近日要求行政部門列出工作清單,並且必須儘可能涵蓋他首要議程項目的領域以及要在卸任前完成。

普林斯頓大學總統歷史學家澤拉澤(Julian Zelizer)表示:「對歐巴馬來說,關閉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監獄、保護環境和刑事司法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三個議題。這些都是歐巴馬總統八年任內掛念的事,過去他試圖採取行動,但國會不配合,令他感到非常沮喪。」

鑽井禁令

為了鞏固保護環境的政績,歐巴馬週二(20日)利用63年前通過的一個法案的規定,無限期地凍結在北極和大西洋海洋石油鑽探的新租約,提高川普上任後開發能源的難度。

歐巴馬上任後致力於國土和水資源的保護,包括太平洋的中途島(Midway Atoll)環礁、西部山脈和北大西洋地區。他曾動用「行政行動」(Executive Action)限制碳排放,並因此面臨法律挑戰。

不同於歐巴馬,川普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騙局,並揚言要退出國際環境協議。川普提名反對氣候變化議題的俄克拉荷馬州總檢察長普魯特(Scott Pruitt)出任環境保護署署長,以及出身石油產業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公司的執行長蒂勒森(Rex Tillerson)擔任國務卿。

歐巴馬雖然曾說服川普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不過,由週二歐巴馬發出鑽井禁令來看,川普可能無意持續歐巴馬的環境保護政策。

一名資深官員表示,他們有強大的法律依據進行此事,並研判川普必須要有國會授權才能撤銷這項禁令。

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

歐巴馬任內雖然誓言關閉位於古巴的關塔那摩灣監獄,但因國會禁止將這個監獄內的囚犯轉移到美國本土監獄而無法如願,歐巴馬被迫必須找到願意收容這個監獄囚犯的國家。

一名國會官員告訴CNN,白宮在週一(19日)通知國會要在歐巴馬總統離任前轉移關塔那摩灣監獄的囚犯。國會曾要求行政部門在轉移該監獄囚犯的前30天通知國會,這意味著歐巴馬總統不放棄在卸任前的最後一天轉移囚犯。

根據國防部的數據,關塔那摩灣監獄目前仍有59名囚犯,其中有22名具有被轉移出去的資格。國會官員不願透露歐巴馬行政部門想要轉移的囚犯人數,但一位官員說應會少於22人。

這意味著川普上任時,關塔那摩灣監獄仍有囚犯,包括幾十名無法轉移到其它國家的危險人物。川普選前表示不會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會把恐怖份子關進這個監獄。

歐巴馬本月初在佛羅里達州表示:「由於恐懼,導致國會阻止將關塔那摩灣監獄囚犯轉移到美國本土的監獄。在國會改變心意後,這件事將受到歷史的嚴厲評斷,我將繼續竭盡所能消除這個會減損國家榮譽的印記。」

推動刑事司法改革

歐巴馬週一宣佈對231人下赦免令,其創下史上單日赦免人數最多的記錄,使其二任內的赦免人數累計達1,324人,超過其他做了二任的總統。白宮法律顧問尼爾.埃格爾斯頓(Neil Eggleston)說,這不會是歐巴馬最後一次的赦免。

在歐巴馬週一赦免的231人中,有153人是減刑、78人是免罪,多數被減刑者是涉及毒品罪的罪犯。另外,在歐巴馬任內赦免的1,324人中,有148人獲免罪、1,176人是減刑,其中395人原本是終身監禁。

歐巴馬積極赥免是為了推動刑事司法改革,但川普沒有意願延續這項政策。白宮官員也承認,如果國會不願意配合,推動毒品犯罪強制最低刑罰的努力終將落空。

雖然不同於總統的「行政行動」,赥免和減刑具有永久效力,川普無法改變,但這也說明瞭總統卸任前能夠留下來的政績實為有限。

澤拉澤說:「在任內最後的日子裡,雖然總統想努力留下政績,但少有成功的。這些議題都是歐巴馬總統任內想要達成的政績,並且試圖取得進展,但過去幾年由於國會的不配合讓他感到沮喪,因此他想為自己儘量多做點事,留給歷史學家及公眾評斷。」

即將離任的總統能否發佈和繼任者政策相左的新法規﹝通常稱為「午夜法規」(midnight regulations)﹞一直是有爭議的。小布希總統(George W.Bush)卸任前發佈很多新法規,包括放寬煤炭排放限制以及允許在國家公園攜帶隱蔽性武器(concealed weapon)等。當時的繼任者歐巴馬的團隊雖然想要阻止新法規的通過,但沒有成功,歐巴馬上任後花了很長時間才改變這些規定。

今年共和黨議員在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容許國會推翻所有「午夜法規」。雖然歐巴馬表示將否決這項法案,但尚未如願,因為參議院尚未進行表決。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