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與台灣總統通話 川普是敢作敢為的勇者

Facebook

12月2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十分鐘。美臺首腦互動,打破了自1979年美臺斷交以來的堅冰。這次通話,不是意外,也不是偶然,而是美臺雙方精心謀劃、共同推進的戰略互動。

由此發出重大信號,川普任內,美臺關係可望得到歷史性的提升。川普陣營清醒地認識到,美國與台灣,不僅是價值聯盟,而且是地緣政治聯盟。

北京照例跳腳,卻故意衝著台灣撒野,聲稱“這只是台灣方面搞的一個小動作。”對川普陣營,北京語帶克制地威脅:“給中美關係製造麻煩,就是給美國自己製造麻煩。”欺小避大,欺軟怕硬,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實用主義,庸俗而勢利,在美中臺關係中如此,在美中日關係中也是如此。其實,在美國人眼裡,這正應驗北京的道德缺失。

若干美國和國際主流媒體大驚小怪,以為川普是“政治素人”,“不熟悉外交”、“不懂國際政治”,而對川普批評有加。他們認為,川普與台灣總統通話前,應該知會北京,“問問中國”。歐巴馬政府則說,川普與外國領導人通話前,應該諮詢(現任)美國國務院。北京趁機向歐巴馬政府施壓,要求美國“不允許台灣領導人過境停留。”

面對北京的不滿、歐巴馬政府的挑剔、主流媒體的大驚小怪,川普反問:“中國貶值其貨幣(讓美國企業難以競爭),可曾問過我們?中國對美國產品征收重稅(我們可沒對他們征收重稅),可曾問過我們?或者,中國在南海修建規模龐大的軍事設施,可曾問過我們?”

(插註:世界貿易組織的資料顯示,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征收平均15.6%的關稅,對美國其他產品征收平均9%的關稅。相比之下,美國對中國進口農產品徵稅4.4%的關稅,對中國其他產品征收3.6%的關稅。另外,中國對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美國對進口汽車只征收2.5%的關稅。)

多麼有力的反問!川普打破陳規,與蔡英文通話,除了價值取向,還有戰術與策略意圖,有意拿台灣當籌碼,對付中國﹔重新打“台灣牌”,逼北京在諸多議題上讓步和後退。包括美中貿易逆差與南海紛爭。至少,如川普陣營潛在的國務卿人選之一、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所說:“決不能讓北京對我們跟誰通話發號施令。”

在小布希和歐巴馬任內,華盛頓處理美中關係,相對被動,都是北京主動製造問題、製造麻煩,華盛頓被動地解決問題、解決麻煩,疲於應付。諸如,北京在東海挑釁、在南海擴張、在幕後製造北朝鮮核危機,等等,北京在製造這些問題的同時,又拿這些問題當籌碼,要挾美國,與華盛頓討價還價,甚至漫天要價。中共厚黑集團從中獲利,不正當地,獲取“暴利”。

單說北朝鮮,新近曝光的秘密是,中國鴻祥公司長期暗助平壤核計劃,直接且從不間斷地向北朝鮮提供核元件、核材料、核能源。而類似的中國公司,至少還有十幾家。在這些中國公司的背後,就是中國政府。北京與平壤長期演雙簧戲、唱黑白臉,企圖將美國、韓國和文明世界玩弄於股掌之上。

北京的這套把戲,或許可以欺哄以歐巴馬為代表的美國“書生”,但卻很難從川普這樣的老練企業家那裏矇混過關。川普要重塑美中關係,首先就要揭穿北京偽裝、偽善、偽道學的假面具。

面對川普新政,一些美國或國際主流媒體仍然沒有醒悟過來,它們是如何誤讀了美國民意、如何誤判了美國選情,又如何“輸掉”了美國大選。直到今天,它們還試圖對川普指手畫腳。

只說一點,這些自以為“政治正確”的主流媒體,眼看幾屆美國政府對暴戾無道的北京獨裁者忍氣吞聲、歐巴馬對臭名昭著的卡斯特羅政權雪中送炭,並沒有強烈反彈,反倒對民選的美國總統川普與民選的台灣總統蔡英文之間的友好互動大驚小怪。何為“政治正確”?實為“政治不正確”。

下月,蔡英文將出訪中美洲,並過境紐約。紐約是川普的大本營。蔡英文此行,必與川普陣營有良好互動。鑒於川普是敢作敢為的勇者,不排除川普會見蔡英文的可能性。至少,蔡英文可以會見到川普陣營的重量級人士。如此,必再度震撼美中臺,令國際矚目。

至於北京要如何“懲罰”台灣、如何報復美國?目前,可能有兩招。其一,開挖台灣邦交國牆角,用金錢買走台灣的邦交國,反正中共手上有的是錢。比如,眼下,北京正與梵蒂岡密談建交,如果突然宣佈,並不出奇。其二,加大援助北朝鮮,肆無忌憚地包庇平壤,慫恿金正恩再搞核試爆或遠程導彈,升高挑釁文明世界的分貝。不久前,中共把中國網民贈給金正恩的標準綽號“金三胖”正式列為網路上的禁搜詞,以示對金正恩的取悅與討好。

筆者曾有言,從戰略上來說,台灣與非邦交的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大民主體的關係,比邦交的22個小國關係更為重要。若因臺美關係強化而失去若干邦交小國,對台灣而言,得大於失。另外,若北京因反美心切而力挺金正恩,固然可以逞一時之快,但一旦美朝緩和關係而金正恩反目於中國(川普任內,戲劇性突變隨時可能發生),必讓北京後悔莫及。金正恩怒殺張成澤、血洗親中派的恐怖情節,相信中南海諸公尚記憶猶新。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