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張德江「死亡擁抱」 中共撕裂混亂政策出現?

Facebook

香港《成報》引述了《蘋果日報》的報導《導演偽港獨鬧劇張德江粉墨登場》中說:

「中共江派常委、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高規格」接見了臭名遠揚的「反佔中大聯盟」頭目周融。該舉動引發港媒的炮轟。蘋果日報稱此次接見為「死亡擁抱」,而被指習王陣營的成報則指張德江繼續導演「偽港獨鬧劇」,給「習核心」攪局。」

這是派系鬥爭非常明確的表達,王光亞、張曉明和張德江見了民間的周融,而周融是反對佔中的,劉雲山2014年拿出了香港白皮書,造成了香港當年6月20日到22日公投,近80萬人拒絕中共。從而引發佔中,癱瘓了中環和香港的金融體系。從而誘發出整個2014年的雨傘運動,周融當時是反對佔中的,也就是和香港人直接對立的。

「在會面時,周融還與張德江並排而坐,張肯定了「幫港出聲」的工作。」

周融是不是共產黨在香港的地下黨員我們不知道,但張德江、王光亞和張曉明見周融就是在明確的激化香港民間,激化香港泛民主派,利用兩個年輕議員做法給整個香港帶來衝擊,給泛民主派和民間民主力量帶來打擊。

香港兩個被取消資格的年輕議員還要上訴的終級法院,如果敗訴費用都要自己承擔,要800萬港幣,他們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如果打工的話,一個月能掙多少錢?我們不知道兩個年輕人到底是無間道呢,還是被張德江整個人馬給算計了,還是自己的無知?還是自己的勇氣?你都可以這麼說。

但這件事情上體現出張德江與中共黨的體系之邪惡,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張德江的完勝,既壓住了香港民主的聲音,又直接打擊了習近平,同時以打擊「港獨」的概念給習近平的維持「一國」貼金。卻堅定的坐實了自己的勢力,同時拆掉了原來香港泛民主派整體的力量。

「共新華社官方報導文稿稱,張德江此次接見,勉勵「幫港出聲」團體「積極反映民情,廣泛凝聚民意」。

「中共新華社官方報導文稿稱,張德江此次接見,勉勵「幫港出聲」團體「積極反映民情,廣泛凝聚民意」中共新華社官方報導文稿稱,張德江此次接見,勉勵「幫港出聲」團體「積極反映民情,廣泛凝聚民意」周融會後稱,「張德江充分瞭解香港情況,表現出他駕馭到目前形勢」。」

周融這是在往死裡埋汰張德江。

「港媒《蘋果日報》評論文章指,周融的「幫港出聲」團體在「反佔中」一役,提出設立舉報熱線,宣稱一旦學生罷課或佔中,就會把資料轉交所屬學校、家教會及教育局;建議一出,神憎鬼厭,連建制派都嫌棄他,要劃清界線。」

周融提出的做法,我認為就是文化大革命過來的共產黨員,他能出賣所有人。

「該文章引述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張德江接見周融是「死亡擁抱」,即使在建制派政團中起的作用也是「分化多於團結」。」

周融這麼個人,獲得了王光亞、張曉明和張德江的高規格會見。我們反過來說,梁振英自己如果要同時見這三個人都是有難度的,但周融能見。表明張德江在整個中共內在的權斗中隻剩香港這一條線了,而這條線在中共的體系當中是完美的,張德江認為是可以救自己和王光亞及張曉明。無論習近平怎麼憎惡他們,在黨的體制當中還無法用香港這條線打擊張德江。反過來張德江能用這條線來打擊他們。

面對這種打擊,在中共黨的體系當中,習近平和王岐山一聲都不能出。因為張德江的做法完全符合中共黨的體系。香港那兩個年輕人的做法,港獨也好,本土派也好,你聽不到任何9月份香港立法會選舉中那些本土派和港獨派去聲援這兩個人。這就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一直在曾慶紅的統領之下19年以來的香港,裡面暗含著兩代人都是曾慶紅的力量,這些力量去抗衡今天的習近平。

「今次會面,以「江澤民為核心」的張德江「粉墨登場」,繼續導演「偽港獨鬧劇」。近期,張德江團夥動作頻頻,表面是追隨習近平囑咐的「廣泛凝聚民意」,但實質是「扮效忠」,圖奪「香港特首」之位的主導權,撐梁振英連任,繼續亂港。正如中紀委旗下雜誌近日發文指出,有些「兩麵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他們效忠的其實是「江核心」而不是「習核心」。

張德江見周融的同時出了另外一條消息,法廣的報導《重發回鄉證兩個「不情」泛民不領情港府中聯辦不知情》中說:

「一如傳媒事前披露,北京決定准許被大陸當局拒諸門外多年的泛民人士,重新申請回鄉證返回內地,」

香港1997年回歸之後,那些堅持民主呼聲的議員的得不到能夠回大陸的回鄉證,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人說出要發給他們回鄉證,就是把那些民主派的人士當傻瓜耍,其實自己才是傻瓜。

「但令人意外的卻是多個泛民立法會議員並不領情,新科議員羅冠聰已經表明不會申請;「長毛」梁國雄更表示,由沒有公信力的社團「幫港之聲」的周融來宣佈他們可以重新申請回鄉證,是一個「侮辱和笑話」,「整件事情非常糊塗」;屬於社團「街工」的梁耀忠說,這是北京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

從這件事情你能看出張德江體系完全破壞規矩,簡直就是抽羊角風的表現手法。

「在反佔中一役為北京和港府充當馬前卒的社團「幫港之聲」早前訪京,獲得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和港澳辦主人王光亞接見,黃光亞透過這個社團提出了泛民可以申請回鄉證,召集人周融30日在香港以「中央代言人」自居,向記者披露了這個消息。」

這麻煩就來了,中共體制不給這些香港泛民主派人士回鄉證,是97香港回歸後,曾慶紅統領的港澳辦體系的決定,這個決定堅持了將近20年,已經變成了中央對香港的政策,因為曾慶紅同樣是以港澳辦公室主任的身份出現的。中央的政策到了今天卻被一個香港民間社團人士披露出來被打碎了,也就變成了今天泛民主派的人士能不能拿到回鄉證要經過周融的同意,這就是直接分化香港社區的做法,不能說他們是流氓了。因為再流氓他們也是個人,就像老炮兒,這種做法真的不是東西才能做出來的。

今天習近平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他的尊嚴在哪裏?他對於自己國土內部的,香港的另外一部分人是否被允許進入大陸卻透過香港社團的那麼個東西傳遞出來了,說你們現在可以領回鄉證了,你說習近平面對這個消息是有臉還是沒臉?今天長了臉的是周融,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臉在哪裏,所以敢這麼說,為了彰顯自己獲得了張德江的厚愛,但反過來,要不給他打成照片才怪呢。

與此同時,他的這個舉動侮辱了整個香港人,香港人能否拿到回鄉證不是你周融有資格說的,這是一國兩制之下的一個政策,一個國體的尊嚴。回鄉證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國家的護照和旅行通行證。如果你到歐美地區,你申請了難民,你就會失去來源國的護照,以旅行證件取代,變相承認你有權在歐美居住,並且可以到來源國其他地方。歐美國家的政府頒發了這種旅行證件,如果證件持有者在國外遇到麻煩,他們可以向頒發證件的政府求援。回鄉證是同樣的道理。

這麼大的事情卻被周融說了出來就是侮辱雙方,只能凸顯了周融。所以,這件事情在香港引起巨大風波,

「根據NOW電視臺報導,在辭職前中聯辦和香港政府事前對此竟然毫不知情。港府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30日早上在立法會被記者問到,坦言不掌握這項消息,承認他並不知情。而特首梁振英在「幫港出聲」見王光亞前一個多小時見記者,沒有回應知否消息,猶在強調自己一直努力爭取。蘋果日報引述政界人士更指,中央沒有安排梁振英宣佈這個「好消息」,是中國主席習近平不想梁振英叨這個光。」

我覺得不是這麼回事,習近平已經明顯的看出自己的體系和梁振英港澳辦體系對壘的過程中已經失去分寸了,失去禮儀,失去了本該遵守的那份東西,才會出現這麼荒謬的事情。給泛民主派發回鄉證,梁振英自己不知道,內地事務局局長不知道。竟然被周融宣佈出來了。說是王光亞說的,但習近平自己也不知道。

香港亂了,在這個背景之下,你再想一想,張德江率領王光亞高調見周融,這絕對是死亡擁抱的速度。

民主派是香港老百姓今天唯一的希望,但如果他們站出來就會被攔腰斬斷。透顯出中共是活生生的邪惡生命。所以,以共產黨革命的概念去反對共產黨,去推翻共產黨是死路一條。共產黨是魔鬼、邪惡和殺戮的魁首,你怎麼去用革命和殺戮對待共產黨呢?但共產黨內部卻是靠殺戮和自己人的鮮血來吃死自己,這就是我說的共產黨必將撕裂的概念。

看到BBC的報導,巴西一個小球隊整個球隊都在空難中死去,找到黑匣子後發現事故原因竟然是燃料用完了,令人難以接受和想像,飛機沒油了,駕駛員竟然提前不知道?也就是說,現實環境中發生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

2003年的時候,中國首位宇航員楊利偉升空了,飛船在太空中轉悠的時候,竟然聽到敲擊聲,他說「不是外面傳進來的聲音,也不是飛船裡面的聲音,而彷彿是誰在外面敲飛船的船體。」他返回地球之後,和技術人員研究也找不到聲音的來源。

當現實環境中人們認為得用一個飛船把自己送向太空,來代表著科技進步和政體的偉大。而人有時做夢或者在冥想中,自己的思想可以達到超越這個空間,現在越來越被認識到,人的思維是一種物質。但人得用飛船把自己的肉身帶到太空,來證明自己偉大。而人坐在這裡思考,他的思想和理念及情感,同樣可以飛出去。科技的進步就是把人變的越來越笨,一切藉助外力,忽略自身的力量。

現在的人,人手一個Iphone,時時低頭在看,都忘記自己是誰了,你說是科技進步了,還是人變傻了?讓現在的小孩子背小九九,他們不屑一顧的說,「我有Iphone」,你說他們是變聰明瞭,還是變笨了?

柯雲路曾經寫了一本書《新星》,還拍了八集連續劇。柯雲路真正出名的是寫《大氣功師》,他最大的感觸就是人現實科技的一切延長了人的手臂,卻萎縮和弱化了人們的思想和精神,他認為人手裡一張紙掉下去都是命裡注定的事情,人的笨蛋在於認為自己最聰明。真正聰明的人是透過現象發現真正生命的本質,看到一切的原由。

當人人都買IPhone,為其著迷的時候,明白的人都認為這是摧毀人的一種表現,人人自覺去接受它,把它當做自己的另一張「臉」,在彰顯自己虛無的這張臉的時候,卻摧毀了人的尊嚴,自己摧毀自己。共產黨灌輸的黨的模式是同樣的道理。我一直說,今天是處於一種大變革的年代,一種從各個方面撕裂的年代。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嚴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