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奇:習李舉動太敏感 中南海將有大風暴

Facebook

9月21日,中國現任總理李克強一行抵達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進行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李克強所到之處,沿途能清晰地看到「停止迫害」、「法辦江澤民」、「法輪大法好」等橫幅,聽到法輪功學員的喊話。

據大紀元報導,22日早上在國會山附近,李克強車隊經過的一條路上,本來那些歡迎的人都搶佔靠路邊的最好位置,但是李克強車隊從另一邊走過,這些人就都走掉了,讓法輪功學員圍滿了整條路。

當李克強的車隊返回來時,離法輪功學員只隔1、2米遠,清晰看到法輪功學員們手舉的橫幅,以及明確的訴求「法輪大法好」「法辦江澤民」「停止迫害法輪功」,不少法輪功學員表示,李克強車隊中有人微笑著對法輪功學員招手,他們也回報以招手。

另外,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法輪功學員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街頭舉橫幅表達訴求,前來參加大會的李克強親眼目睹了「法辦江澤民」的橫幅。

9月20日下午,李克強的車隊在曼哈頓第5大道上行至第51街和52街之間時,來自紐約的法輪功學員胥東當時手舉「法辦江澤民」的條幅站在曼哈頓5大道、51街的路口。他注意到李克強看到標語時的神情。胥東說,「他看到這個牌子,特別驚訝。整個身子就彎過來了。臉都貼在車窗上,我一看是李克強。後來隨行的一些中共的官員,在幾個麵包車上,他們也都把臉轉過來,看我們法辦江澤民的牌子和法輪大法好的牌子。」

作為北京當局最高層人物之一,李克強及其隨行人員目睹「法辦江澤民」橫幅時的神情以及向法輪功學員招手的敏感動作,相當於針對迫害法輪功這一中國政局最核心問題作出表態,釋放的政治信號值得外界關注。

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每次外訪也都遇到法輪功學員要求「法辦江澤民」的橫幅,習近平及其夫人彭麗媛都向法輪功學員揮手。

2014年11月21日,習近平攜夫人彭麗媛出訪紐西蘭,一路遇到和平呼籲「法辦迫害法輪功的元兇:江澤民曾慶紅周永康羅干劉京」的法輪功學員。據不同的法輪功學員描述,當天下午在惠靈頓總理府,以及次日在奧克蘭的總督府,習近平和妻子彭麗媛多次向法輪功學員揮手。

早在2012年2月17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結束訪美之前,17日晚在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觀看了NBA湖人隊對太陽隊的比賽。習近平一行提前約一刻鐘離場,出場後與要求「停止迫害法輪功」、「法辦江澤民」的法輪功學員碰個正著。習的車隊啟動後,剛走出10多米處就在停車場內停了下來,兩輛黑色大麵包車就停在法輪功隊伍跟前。整個車隊就這樣足足停了3分鐘,就停在那裡聽法輪功學員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法輪大法好!」「停止迫害法輪功!」回聲在停車場內久久震蕩。

1999年法輪功學員「4.25」和平上訪要求釋放被抓捕的法輪功學員、提供合法的修鍊環境後,時任中共黨魁江澤民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試圖鎮壓法輪功。但是時任政治局常委的李鵬投了棄權票,朱鎔基、李瑞環、尉健行、李嵐清都投了反對票。

1999年7月20日,一意孤行的江澤民開始全面迫害法輪功,實施了「肉體上消滅,名譽上搞臭,經濟上截斷」的滅絕政策,還下達對法輪功學員「打死白打死,打死算自殺,不查身源,直接火化」的密令,有無數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致死,甚至被活摘器官。

今年6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一致通過343號決議案,要求中共立即停止強摘包括法輪功學員在內的良心犯器官,要求中共立即停止迫害法輪功。這是美國首次在國家層面,由美國的立法機構——國會眾議院,正式通過決議確認中共活摘器官罪行,並要求中共立即停止這一罪行。隨後引爆國際聚焦中共江澤民集團活摘器官等迫害法輪功罪行。

在此前後,習近平當局否定江澤民的宗教迫害政策,密集釋放清算江澤民及其迫害法輪功罪行的信號;並巡視中央級及省級專門迫害法輪功的「610」辦公室,啟動對深涉活摘器官罪行的醫療系統的變革與清洗行動。

就在李克強此次外訪期間,9月20日,親習近平陣營的財新傳媒發表重磅文章《陳游標:『首善』還是『首騙』?》,起底大陸商人陳游標在生意和慈善事業中的做假、詐騙醜聞,直接點出陳游標的高層後台有李東生、令計劃等人並點明李東生有個職務:中央「610」辦公室主任。報導暗示陳游標與江澤民集團專門迫害法輪功的機構「610辦公室」的關係;觸及江澤民迫害法輪功罪行這一死穴。

早在今年初,江澤民父子及曾慶紅被內控的消息就不斷傳出。近期,習近平當局接連清洗、接管江蘇、江西、新疆、湖南、天津等江澤民、曾慶紅的老家及江派重要攪局窩點。江澤民政治老巢上海高層人事調整也已啟動。公開抓捕江澤民、曾慶紅的終極行動呼之欲出。

敏感時刻,李克強外訪之際以敏感舉動回應法輪功學員要求「法辦江澤民」「停止迫害法輪功」的訴求,或折射習陣營高層已就處置江澤民及清算其迫害法輪功罪行達成一定的共識。高層人事換屆時間點臨近,高層博弈在迫害法輪功問題上逼近攤牌,中國政局面臨破局,大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大紀元2016年9月23日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