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毀長城 700年國寶被抹平變公路

Facebook

【新唐人2016年09月23日訊】擁有近700年歷史的古蹟,中國遼寧小河口長城,近期被當地文物局野蠻修復,變成一段山間水泥公路,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有分析認為,大陸近60年文物古蹟遭到的破壞,絕大部分是人為導致。

位於遼寧省綏中縣,小河口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雖然歷經近700年的風霜和戰爭,但一直保持良好的原生狀態,被專家認定「史學價值和文化資源極其珍貴」,也被民間譽為「最美野長城」。

但就在最近,有當地媒體發現,小河口長城被人用砂漿抹平了。錯落有致而古樸的地磚,變成一抹平的石灰砂漿路面,《紐約時報》諷刺,像是「荒野中從天而降的一條水泥滑板道」,網民也痛心質疑說,長城被改成山間公路,真是「自毀長城」。

大型講史節目《笑談風雲》主講人章天亮:看起來很讓人痛心,文物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也是民族文明傳承的一部分,現在就這樣毀掉了,真是看起來讓人很痛心。

台灣媒體工作者Daisy Wu:我以前還特地跑到中國去看長城,古蹟一旦被毀,就再也很難恢復了,等於是剝奪了人們對於歷史空間的記憶,真的感到非常非常心痛。

據報導,所謂修復工程由當地文物保護部門主導,2014年完工。總長8.9公里的小河口長城,大約兩公里遭到這種破壞性修復。

不過當地文物局表示,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復,從設計、監理、到竣工驗收都「合理合法」,只是「不好看」。

大型講史節目《笑談風雲》主講人章天亮:很多人不懂保護文物,我覺得最重要是不懂歷史。中共它在建政之後,它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文化採取一種批判的態度,把古代說的一團漆黑,特別是在文革以後大毀文物,就使很多人對文物保護的意識非常淡泊。

1964年,國際社會通過《威尼斯憲章》,確立古蹟保護與修復的國際通則。但2年後中共展開文化大革命,僅北京市6843處歷史古蹟,就有72%在文革中被毀。

1982年中共通過了《文物保護法》,但從未認真落實,《人民網》今年曾引述業內人士說,大陸各類歷史文化建築,70%的破壞是在所謂「修復」中造成的。

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後大陸被破壞的文物古蹟,多數是遭人為破壞。

新唐人記者林瀾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