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9月22日訊】9月23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秋分。古代有秋分祭月習俗,現今香港新界圍村,仍有保持春秋二祭的傳統,祭天拜祖,回歸純樸的人情味。一起去看看。
穿長衫、走三圈大禮、祭祀叩拜。每逢春分、秋分時節,陶淵民後代,位於新界屯門圍村的陶氏家族,都會舉行祭祖拜天儀式,至今已有700年歷史。今年更交棒給年輕人主持。
陶氏初世祖文質公第21代陶騰樞:「春、秋分二祭,在中國歷史傳統來說很重大,象徵無論是天氣、還是氣候,令我們還能聚集在一起,而且很平安,所以我們供奉給祖先聽,我們都很平安。」
除了拜陶氏宗祠外,還要拜三聖宮,供奉洪聖明王、玄壇趙西元帥、揚侯大王。三聖宮的興建和風水有關。
陶氏初世祖文質公第20代陶錫源:「當時我們認為祠堂位剛剛對準一個虎地,龍虎相克,我們後面是龍地, 整天給人克制之感,心不舒服,所以在旁興建一個玄壇廟。」
秋祭傳統代代相傳,吸引不少出外工作或讀書的圍村人加入。這對在英國讀書的陶氏姐弟,首次回國參加秋祭,體驗圍村民俗。
英國碩士陶敬楠:「我們每一個祖先都是靠農作物或耕作來維生,春分的時候大家希望有好收成,秋分都要感恩過往天給我們的禮物。」
英國碩士陶敬浩:「對華人這個意義很大,因為村落是新界原居民原有的儀式,但在西方你不會接觸到。當你一代一代去其他地方讀書,而不去接觸的話,這些文化、傳統就會開始慢慢消失。」
不過,現今儀式亦有所改良,比如平分祭禮—豬肉,因為衛生的問題,現改為以豬肉票替代。另外,以前女性不入祠堂,50歲以上才能拜祭的禁忌亦取消。
新唐人記者梁珍、宋碧龍香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