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價上漲早就不是稀奇事,所以現在媒體報導也見怪不怪了,不過呢,對於房價還是經常讓大家有誤區,比如現在習慣說均價,這樣也就抹殺了市場的差異性。
北京土地供應郊區化的背景下,五環內存量日漸稀缺,房價也水漲船高。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北京商品房住宅五環內簽約為703套,簽約均價達到了62464元/平米。五環內簽約均價已經超過6萬元,五環內樓市日漸步入高端化。
對於這些統計數據,安家新媒體是看不出毛病來的,但是對於其解讀卻有話說。我們大都認為五環房價突破了6萬元,這就是市場的全部。其實不然,這個數據很難表達如今市場的現狀,甚至還有誤導。
隨著土地稀缺,地王頻出,而開發商迫不得已開發的所謂的高價盤經常被當作豪宅來賣。因為價格很高啊,所以就理所應當的以為那是豪宅。其實不然,豪宅價格一定不便宜,但價高的卻不一定是豪宅。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刨除地段先不說,同樣的6萬的房子,一個是2萬拿地,一個是4萬拿地,那麼很簡單,前者可以有更多利潤空間而在品質上下功夫,而後者勒緊腰帶有可能只夠成本的,還如何在品質打造上體現出豪宅的特性呢?當然要排除無德開發商,剛才的例子畢竟是理想化狀態。
所以,買房子也一樣,不能簡單看房價多少,房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房子品質,但卻不是唯一標準。而高價拿地的開發商,加上資質不一定夠,那麼霸王硬上弓的話,自然開發的豪宅產品過不了關,豪宅有豪宅的檢驗標準,一般除了地段外,稀缺資源、服務水平以及圈層文化是豪宅除了建築本體外的軟標準。而真正的豪宅恰恰體現在這些方面。一旦不符合標準,開發的就是所謂的偽豪宅,而開發商也是被迫走上這條路,因為地價畸高,房子就成了「被豪宅」產品了。對於這樣的豪宅,過去魚龍混雜的房地產時代,開發商的日子普遍好過,什麼樣的房子都賣得出去,因此開發商不愁。
如今時代不同了,所謂的偽豪宅一定是要面臨市場淘汰的,其市場價格早就遠遠偏離了自身價值,假以時日,偽豪宅市場一定會崩盤。大浪淘沙,在「豪宅」遍地的北京,真金不怕火煉,留下的才是真豪宅。
再回到6萬元,不是所有房子都達到了6萬元,也不是所有達到6萬元的房子就是好房子。這也被平均了。所以我們不要過度的關注平均價格,它是描述市場的指標,但是不要過度描述,應該去看看中位數價格。那麼多濫竽充數的高價房,他們拉高了房價的整體水平,難道是真的房價高了,產品品質也提高了嗎?顯然不是。對於這樣的平均數對市場幾乎沒有指導意義,完全體現不出市場的嚴重分化和差異性。這也就意味著有的房子價格可能達到8萬、10萬,有的房子可能3萬都賣不出去。
所以,一句話,房價突破6萬元真相只有一個,不是你想像的5環內房子都6萬了,也不是所有房子都是好房子。而且價高盤中還會分離出一大批被市場淘汰的所謂豪宅,6萬元真相就是掩蓋了大量偽豪宅的存在。
百姓又該如何理解這6萬元呢?其實從根本上老百姓不在乎多高的房價,更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買得起房。如果層級劃分明顯,富人買豪宅,普通人買普宅,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和諧社會。可問題就出在,普通大眾還大多數都買不起房,高房價還不斷拉升普通住宅的價格,您說普通百姓能不急眼嗎?
——轉自《作者博客》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