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拋棄了中共的第一任中共總書記

Facebook

對於中共早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者之一的陳獨秀,中共因為其離開了共產黨,放棄了對共產主義、列寧主義的信仰而一直對其評價負面,甚至稱其犯了「右傾投降主義」或「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毛澤東一生曾多次論及陳獨秀,早期稱其是「思想界的明星」,是對自己影響極大的人;上個世紀30年底後期,則把中共暴動失敗歸罪於陳,認為他犯了嚴重錯誤,甚至表示「陳獨秀是個不自覺的叛徒」。中共建政後的五六十年代,毛在談及陳時,則使用了「大叛徒」「反面教員」等詞語。毛的態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左右著中共黨史,即無法正面評價陳獨秀。

是甚麼原因讓毛和中共對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主張「全盤西化」的陳獨秀,採取如此態度?這應該與陳的思想轉變有關。

出生在安徽安慶市的陳獨秀,17歲時考中秀才,後去日本留學,受到社會主義思想影響。回國後,曾參加過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次年改為《新青年》),宣傳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批判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傳統道德,並提出東西方文化一個是舊的,一個是新的,應該用新的去改造舊的。《新青年》很快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其後,陳獨秀被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並教授文學,他遂將《新青年》遷到北京,並繼續在北大宣傳馬列主義以及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影響了一些年輕的學生。

從現在往回看,可以說,陳獨秀掀起的「新文化運動」對後世起到了相當不好的作用。它不僅衝擊了中國傳統的是非標準和價值標準,否定了傳統上中國人的信仰,而且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這使中國建立在「儒釋道」基礎上的傳統文化第一次遭到了極大的否定和破壞。

否定了傳統文化、推崇自由的陳獨秀在私生活方面的糜爛,也並不遜色於共產主義的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據說他是北京「八大胡同」(煙花柳巷之地)的常客。雖然他因此遭到了社會和部份北大教授的批評,但直至1920年,他才離開北大,主因是其在公開場合派發傳單。此後,陳獨秀前往上海,繼續在創辦的《每週評論》雜誌上撰寫激進文章。

1921年,中共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成立,陳獨秀因其特殊的地位當選為第一任總書記。後來,還被選為中共第二屆、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第四屆、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1922年,共產國際指示中共與孫中山和國民黨合作,陳獨秀表示反對,但最終還是勉強服從,同意加入國民黨。

1927年4月,因中共在內部份裂國民黨,國民黨走上了分共、清共的道路,抓捕了大批中共黨員,彼時,聽命於共產國際,陳獨秀還在上海指揮了上海工人暴動。當時,對於中共何去何從,蘇聯內部也出現了分歧。當時可以與斯大林抗衡的蘇共另一領導人托洛斯基為中共制定了一個題為《中國的政治狀況和反對派的任務》的政治綱領,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政治安定和經濟復甦的時期,中共只能要求召開國民會議以解決國家的最重要問題。」對此,陳獨秀表示贊同,但剛愎自用的斯大林卻不承認錯誤,批評了托洛斯基和陳獨秀,並在1927年8月解除了陳獨秀中共總書記的職務。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舉行,陳獨秀拒絕參加。在1929年「中東路事件」上,陳獨秀更是反對中共罔顧國家利益、聽從蘇聯的命令「保衛蘇聯」的做法。當年11月,陳獨秀被開除出中共。之後,陳獨秀組織了中國「托派」,發行雜誌,刊載托洛斯基的文章,反對中共政策,也反對國民黨。

1932年10月,陳獨秀被國民黨逮捕,在五年的坐監中,陳獨秀閱讀了大量書籍並開始反思。1937年出獄後,他放棄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認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救中國。我們從收集了陳獨秀在1940年3月2日至1942年5月13日間發表的4篇文章和寫給朋友的6封信的《陳獨秀晚年的最後見解(論文和書信)》一書中,可以窺見他在深思熟慮後,對民主政治的見解。

陳獨秀的主要觀點是:只有大眾政權才能實現大眾民主,如果不能實現大眾民主,所謂「無產階級獨裁」必然流為斯大林式的少數人的專制;以大眾民主代替資產階級的民主是進步的,以德、俄的獨裁代替英、法、美的民主,是退步的;無產階級民主應與資產階級民主一樣,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的自由;民主的內容固然包含議會制度,而議會制度並不等於民主之全部內容,借排斥議會制度同時便排斥民主,這正是蘇俄墮落的最大原因。

陳獨秀對「獨裁」還有著清晰的認識,並將蘇維埃獨裁與法西斯獨裁等同起來,「所謂無產階級獨裁,根本沒有這種東西,他只是黨的獨裁,結果也只能是領袖獨裁,任何獨裁都和殘暴、矇蔽、欺騙、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離的。」「沒有事實使我們相信,在人類自由之命運上斯大林黨徒好過希特勒黨徒。」「我們若不從制度上尋出缺點,得到教訓,只是閉起眼睛反對斯大林,將永遠沒有覺悟,一個斯大林倒了,會有無數斯大林在俄國及別國產生出來。」「是獨裁制度產生了斯大林,而不是有了斯大林才產生獨裁。」

他還認為,「民主主義是……人民反抗少數特權的旗幟。無產階級……同樣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之自由,特別是反對黨派之自由。」

對於英美民主制,陳獨秀則認為與俄德意法西斯制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他主張各黨派聯合抗戰並認為:「此次若是德俄勝利了,人類將更加黑暗至少半個世紀,若勝利屬於英法美,保持了資產階級民主,然後才有道路走向大眾的民主。」

陳獨秀對蘇聯制度的精闢剖析和對斯大林的批判,應當說相當深刻的,而將其上述分析套用在今日獨裁的中共身上,也是相當貼切的。中國當前的問題,不正是由於制度造成的嗎?

或許正是因為有著清醒的認識,晚年的陳獨秀一直拒絕再次加入中共和國民黨。蔣介石送錢,他不要;胡適邀請他赴美,他拒絕;國民黨人士贈予其錢財,他如數退還。中共表示,如果陳獨秀接受兩個條件,即一不對外講話,二不發表文章,中共可以負責他的生活和醫療,陳獨秀亦拒絕。1942年,陳獨秀在四川江津去世,享年63歲,後被安葬在安慶。

有著這樣清醒認識的陳獨秀在贏得敬重的同時,也讓中共如骨鯁在喉:中共第一任總書記拋棄了中共,這是何等的諷刺!而這正是中共無法正面評價他的根本原因。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