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用多久,你就能活多久!謹記這幾種行為最傷血管!別大意!!

Facebook

像人的骨骼大約可用200年,但中國人的心腦血管平均使用年限目前大約為75年,所以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5歲。要健康長壽,首要任務是讓動脈血管能多用幾年。

這些行為最讓血管減壽!

1、大油大肉,血管容易堵

人攝入過多營養,多餘的脂質和養分等難以排出體外,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引發血栓。

2、吸煙傷血管,十年難恢復

專家表示,即使吸煙不多,10年後就會出現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即使戒煙後,要過10年才能完全修復血管內皮的損傷。

3、吃多鹽和糖,血管壁變皺

正常的血管就像裝了清水的玻璃杯,是很清亮的,但是如果我們在裡面裝滿蜂蜜呢?再加點鹽呢?這水是不是就又稠又黏了?

當人吃了過甜過鹹的食物後,血管壁細胞變得皺皺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發展成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4、熬夜族,激素傷血管

熬夜時,人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血管表示「壓力」很大。

5、不運動,垃圾囤積在血管

如果缺乏運動,血液中的廢物排不出去,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就會囤積在血液里,使血液變得濃稠骯髒,在血管中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等「不定時炸彈」。

6、口腔細菌也傷血管

口腔細菌產生的毒素可進入全身血液循環,損傷血管內皮。因此,大家千萬別以為刷牙事小,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每年洗牙,樣樣都不能少。

養護血管越早越好

20歲後動脈血管平均每年以3%的比例堵塞,但血管堵塞70%以上才會有不適的感覺,所以,養護血管越早開始越好。

1、健血管:冷熱水浴

冷熱水交替沐浴就像給血管做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彈性。

先用溫熱水洗,再用稍涼的水沖洗,特別是對著頸部兩側血管沖。注意冷水以人體感覺微涼為度,一般以25°C左右為宜。但水溫不宜相差太大,而且要以溫水結束淋浴。不能接受冷水的,也可以試著先用冷水擦身。

注意:這種方法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不適合。

2、通血管:喝好3杯水

保持血管暢通,是長期的事情,多飲水就是最好、最實用的通血管方法,記得喝好這三杯水!

(1)睡前半小時

睡前半小時喝半杯溫開水,對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很有幫助。半杯是多少呢?大概350~500ml,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以不影響睡眠為準。

(2)清晨起床後

清晨起床後也要喝杯溫開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釋血液,減輕血管負擔。

(3)起夜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較多,要在床邊放杯水,半夜起來就喝上一口。心肌梗死多發生於午夜兩點左右,這個時間補水也很重要。最好別喝涼的,容易驅散睡意。

3、養血管:10種食物1綠色蔬菜

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C、類黃酮,能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富含鎂、鉀能鬆弛血管壁,緩解血管壓力。

推薦:菠菜、油菜、西蘭花、青椒、尖椒。每天的綠色蔬菜最好占每日蔬菜總量的一半以上。

魚:有研究指出,愛斯基摩人很少患有心腦血管、高血壓和癌症等疾病,就是因為他們吃深海魚的飲食習慣。

燕麥:燕麥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是降血脂、降低膽固醇的重要物質。另外,維生素E的含量也很豐富,而且還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濃度。

黑木耳:黑木耳可以降低血黏度,預防腦血栓、老年痴呆,也不容易得冠心病。北京心肺血管中心專門研究了黑木耳,實驗證明用了5克到10克黑木耳就能降低血黏度和膽固醇。

大蒜:血管,膽固醇大蒜中含有血小板解聚劑,能使血流暢通。此外,大蒜還富含十幾種抗氧化劑,這些抗氧化劑可以對抗那些對動脈壁造成損害使之硬化狹窄的諸多因子,長期食用能明顯降低血脂含量。

黑芝麻:黑芝麻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膽固醇總量和低密度膽固醇,此外,黑芝麻含有的卵磷脂也是分解、降低膽固醇的中堅力量。

海帶: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海帶中的食物纖維,能調順腸胃,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海帶中鈣的含量極為豐富,能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壓。

豆製品:豆類食物,特別是黃豆含有大量的亞麻二烯酸,能降低膽固醇和血液的黏滯性。

強腎養發: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配合黑豆一起熬湯服用,可以補充腎氣,也可以補充腎陰。永興合核桃綠豆粉,精選綠配方,連續喝了三個多星期了,以前有好些白髮的地方居然沒有複發,而且現在脫髮掉發也沒有了,省了好多熬湯時間,方便。

茄子:血管,膽固醇茄子能夠限制人體從油食中吸取膽固醇,並能把腸內過多的膽固醇裹在一起帶出體外。

堅果:堅果的脂肪含量為44%~70%,但大部分都是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提高血液中「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大家不要指望這些食物能立馬見效,但是堅持食用,的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在此基礎上也必須把嚴嘴巴,少吃大魚大肉,多吃蔬菜水果,還要多運動。

來源:健康養生寶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