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頒獎在即 屠呦呦發表講話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12月09日訊】(新唐人記者陳遠輝綜合報導)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成功從常用作中藥的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治療抗藥性瘧疾,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近日,她在瑞典出席諾獎頒獎典禮前發表講話,強調了中醫藥的重要性,並呼籲國際醫學界在探索中西醫方面加強合作。

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用中文做了題為《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由翻譯進行同聲傳譯。這一演講是為期大約一周的頒獎系列活動之一。

屠呦呦說,「中國傳統中醫藥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值得我們多加思考,發掘提高。」她還回憶了中藥研究所團隊於1969年開始抗瘧中藥研究的漫長曆程,並特別感謝了當年從事523抗瘧研究的團隊成員和協作單位。

不過,屠呦呦警告稱,所發現的青蒿素在與瘧疾的鬥爭中並不再是戰無不勝。她介紹,瘧原蟲對於青蒿素和其他抗瘧藥物已經產生抗藥性。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和非洲少數地區均已發現抗藥性,這些情況都是「嚴重的警示」。

在主題演講的結尾,屠呦呦再次強調了中醫藥的重要性:「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葯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我深深深地感到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據悉,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屠呦呦在大陸卻是「三無學者」,即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無兩院院士頭銜。

有陸媒報導稱,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均未當選。屠呦呦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在國內40年未獲認可。

而像屠呦呦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卻落選兩院院士的,在大陸並非只有此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統所研究員李愛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等人也有同樣的遭遇。

有評論分析,這些人並不是因為學術水平不高、科學貢獻不大而落選院士,而是因為他們只會默默工作、不會拍馬,甚至敢講真話而不適應於中共的體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