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中美峰會難有結果

Facebook

近來美國非常熱鬧,教宗訪美,習近平也訪美,由地緣政治到網絡安全到貿易不平衡到氣候變化,甚麼都觸及,不過,今次中美元首峰會,我不認為會有任何實質的結果。甚至可以說,以上一連串的議題,絕大多數在可見將來都不會有明顯的轉變。畢竟,許多問題背後都有其深層原因,又怎可能憑簡單的協議就能夠扭曲發展的軌道。

我認知當中的美國人,其實都不認為中國算甚麼一回事。美國每天的新聞和輿論,絕大多數都是本地的事情,但一講到中國,幾乎都是跟經濟貿易相關的新聞。在太平洋的另一邊,中國既視美國為出口對象,是大客戶,但同時又視美國為競爭對手。可是中國在科技的發展水平,跟美國仍然有一段距離。過去幾年,發生了多宗中國商業間諜在美國盜取商業機密的案件,也反映了現實的情況。

美中之間最大的矛盾,在於貿易不平衡。曾幾何時,中國有著低勞力成本的相對優勢。但過去十多年來各種法規轉變,令中國的成本優勢漸漸消散;加上能源價格急升,以及自動化生產技術的進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也可以理解中國的決策者為何在這種情況下,更加執意要走十七、八世紀那種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政策綱領,以促進出口、限制進口和資金流出作為方針。

廿世紀初,世界經濟重心,由大西洋歐洲的一方,轉移到美國。由19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雖然經歷過大蕭條,但事實上十九世紀下半頁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早就奠定了美國作為科技工業強國的地位。由1880年代至1960年的八十年間,美國差不多年年錄得貿易順差;強勁的貿易收入,令到美國在二十世紀初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

與此同時,之前一代的世界經濟重心英國,則由賺取貿易收入,變成了一個有財赤和貿赤的雙赤國家。日不落帝國由輝煌到暗淡,戰爭和福利的負擔還是其次,更重要是經濟競爭力不進則退,被對手從後趕上。英國去工業化,衍生連串社會問題,一直纏繞了這個國家,至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

這段歷史,難免令人聯想到今天的中美經濟關係。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成為了新的世界工廠,美國的跨國企業,也有不少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美國的朝野,早就有不少政客投訴工作外流,更將矛盾直指中國。另一方面,客觀事實反映,在廿一世紀的今天,中國已經不可以像二百年前般,以建立貿易和資金限制的壁壘,進行保護主義。

貿易順差累積起來的外匯儲備,表面上雖然是強大的象徵,但這些資本在中國境內並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投資,反之因為缺乏一套有效的市場機制。去理順資金分配的過程,構成的資產價格泡沫,對社會影響明顯是弊多於利。

雖然在可見將來,中國不會開放資本控制,但結構性的扭曲繼續下去,最受傷害的仍然是中國本身。美國企業,尤其是金融業,當然希望可以涉足這些巨額資金,這也是為何這次峰會之前,美國的九十多家上市公司的總裁聯儲促請中美元首推動投資協議。但結果是甚麼一回事,又另作別論。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