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天津爆炸六大關鍵疑問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8月14日訊】8月12日23時30分許,天津濱海新區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截至14日,此次爆炸事故大陸媒體報導出的死亡數據為55人,還有多名消防員失聯;住院治療520人,其中重症傷員66人。但網上爆出的死亡數據已經過千。

此次事故共發生2次爆炸,第一次爆炸相當於3噸TNT炸藥,隨後30秒再次爆炸,相當於21噸TNT。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現場爆炸物、爆炸原因、環境影響、救援方案等疑團成為外界關注點。澎湃新聞網盤點出天津爆炸六大關鍵疑問。

1、爆炸強度、破壞為何如此大?

13日上午11時許,天津爆炸事故現場濃煙滾滾,大火仍在燃燒,碼頭一片狼藉。在事故現場百米遠停車場內的汽車,已變為「空殼」,附近樹林中,很多被連根拔起。

據天津消防發布的消息顯示,涉事倉儲區在22時50分左右起火,救援力量進入滅火,但繼而發生了2次爆炸,第一次爆炸在23時34分6秒,第二次30秒後。

中國地震台網13日凌晨發布微博稱,根據事故記錄情況顯示,2次爆炸中,第二次威力更大。波形記錄第一次爆炸近震震級ML約2.3級,相當於3噸TNT炸藥,隨後30秒再次爆炸,近震震級ML約2.9級,相當於21噸TNT。

一位未具名的中國工程爆破協會爆破專家曾對媒體解釋TNT爆炸威力,「1公斤TNT放出的能量可以把一個1公斤的物體移動420公里,或者100公斤的物體移動4.2公里」。

兩次爆炸僅間隔30秒,並引爆了威力更大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地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的區域規劃是否合理?危化品倉儲區設置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澎湃新聞網報導,爆炸現場視頻顯示,兩次爆炸都在空氣中形成了巨大的蘑菇雲,疑似蒸汽雲爆炸。

根據相關文獻解釋,蒸汽雲爆炸是可燃氣體泄漏後擴散,形成瀰漫相當大空間的雲狀可燃性氣體混合物,經過一段延滯時間後被點燃,接著發生火災,由於存在某些特殊原因和條件,火焰傳播被加速,產生危險的爆炸衝擊波超壓,是危險化工品爆炸的最常見類別之一。

其中,倉儲物類型、數量,爆炸發生地點的地形、建築物、植物都是判斷蒸汽雲爆炸傷害半徑的關鍵指標。

截至目前,官方均未披露前述指標信息。瑞海國際官網已無法打開,該企業相關貨物存量信息均不詳。

2、為何仍未確認爆炸物?

12日22:50左右,瑞海國際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截至目前,當局仍未公布引發爆炸的物質和爆炸原因。

13日,天津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援引天津消防消息稱,「爆炸物為特殊物質,沙土掩埋為最佳滅火方式」,但並未指出「特殊物質」為何。

隨後央視報導稱,爆炸現場可燃物複雜,不確定具體是什麼物質,從現場撤回的消防員說,「爆炸現場地上流的水五顏六色」。

瑞海國際倉儲業務主要包含易燃液體、氰化鈉毒害品等七類危險化學品。其中包括: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氬氣、壓縮天然氣等);易燃液體(甲乙酮、乙酸乙酯等);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硫磺、硝化纖維素、電石、硅鈣合金等);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硝酸鉀、硝酸鈉等);毒害品(氰化鈉、甲苯二異氰酸酯等)等。

環保志願者趙亮表示,確認爆炸物質存在兩個難點,一是現場的化學品可能被移動過或增加,其登記信息應該及時更新。其次,現場可能堆放有多種化學品,爆炸發生時,化學品之間可能有接觸,發生反應,產生其他化學物質,包括有毒有害氣體。

截至目前,仍未有消息確認事發倉庫具體儲存的是何種危化品。公安部消防局13日10時發布消息稱,天津爆炸現場救援指揮部決定,暫停現場救援。

3、爆炸後空氣到底有無問題?

爆炸事件發生後,媒體記者趕往天津濱海新區爆炸現場,進入到距離爆炸現場50米的核心區域,看到爆炸後現場慘烈,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味道。

危化品倉庫發生爆炸,當地居民及網友不斷追問:空氣到底有無問題?

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發布微博稱,13日4時30分許,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GIS發布平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濱海新區5個監測點位的空氣質量指數未見異常。

但媒體檢索前述GIS平台發現,距離爆炸現場最近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是第四大街站,該站監測信息顯示,13日上午8時-9時,空氣質量等級由輕度污染等級變為中度污染等級,空氣質量指數(AQI)由136上升至174,主要污染物為PM2.5,13日9時許,該檢測站PM2.5「一小時濃度均值」由104微克每立方米上升至132。

13日11時許,北京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天津濱海爆炸事故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無影響,「從風向等氣象條件看,天津濱海爆炸事故釋放的污染物主要向渤海方向擴散。」

13日15時許,天津市政府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爆炸事故發生後,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在事故現場周邊設置了12個空氣質量應急監測點,13日5:30的監測顯示,甲苯和VOCs(揮發性有機物)濃度值超標。

4、道路限高是否阻礙消防車救援?

爆炸發生後,網友紛紛質疑事發地天津開發區的部分道路設限高欄杆,阻擋消防車救援。

現場圖片顯示,有一輛消防車被卡在2米高限高架下,消防員需先用電鑽切割限高架,才能通行。

但天津消防局宣傳處工作人員稱,昨晚救援過程中消防員切割限高架的情況他並不清楚。並強調,遇到這樣的問題,就繞道或採取其他形式,反正不能影響救火。

5、消防人員傷亡為何如此慘重?

發生爆炸後,天津消防總隊調派警力前往救援,初步掌握爆炸物是集裝箱,並將「救人滅火」作為第一要務。

北京消防也發布消息稱,北京方面調派2架無人機、8名消防人員趕赴現場,於6時50分抵達爆炸現場,並繪製出360度全景圖,以助現場指揮決策。

截至13日上午近11時,天津消防匯總信息顯示,已有143輛消防車、1000餘名消人員到場救援,尚不確定爆炸物,但救援仍在繼續。

央視報導,截至13日上午10:30,已確認9名消防人員遇難,36人失聯。

但是,香港《蘋果日報》報導說,記者從警察口中聽到,事發後有120名消防員及武警進入現場救援,但最後僅4人出來,再加其他人,應約有200人遇難。

而當地知情人士發給《新唐人》記者的消息則說,截止到13日下午,就已經有482名普通民眾死亡,而消防大隊的11個中隊,有400多人在兩次爆炸中全部陣亡。總計死亡人數達1300多人。

不斷上升的消防員們傷亡數字引發社會關注,並對趕赴火場的救援人員的安危表示擔憂。也有人提出疑問,對危化品爆炸的影響,是否採取足夠防護措施?

一名專業從事消防員防護裝備技術和消防應急救援裝備技術研究的專家分析稱,一般來說,消防員抵達現場後會穿著專業滅火防護服,佩戴消防頭盔,穿著滅火防護靴等進行全套防護。

但是,由於發生二次爆炸,防護服只用於滅火,無法抵抗強大的衝擊波。

該專家分析稱,由於著火區域內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在保障消防員安全的情況下,消防員應當在趕赴現場後第一時間把火勢控制住,對已經著火的區域進行冷卻、隔離,防止火勢進一步擴散,這樣才能減少危害。

不過,上述專家表示,發生二次爆炸後,消防員一般會根據現場情況分析,確定安全距離,發現有危險以後及時撤離。

此外,一位不願具名的化工行業資深專家表示,「危險化學品爆炸後的救援,要先對爆炸物質做出研究,不能貿然往裡沖,常規滅火措施也會導致越救越急,安全救援是一門科學。」

6、危化品倉儲選址是否合理?

據報導,爆炸事故波及周邊多個居民樓。

距爆炸現場幾百米外的小區居民透露,她所在的宿舍位於爆炸點1公里左右的天濱公寓,爆炸發生後,靠爆炸點一側的窗戶玻璃悉數震碎,飛濺的碎渣傷到了不少學生。

離爆炸現場約3公里的目擊者夏興軍先生則回憶,12日晚23時30分左右,他在家中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的衝擊波從窗戶衝進來,他跑到街上時看到約有三四家小商店的玻璃被炸碎,天花板已掉落。

公開信息顯示,濱海新區陸域總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常住人口248萬,下轄多個功能區。根據地圖定位顯示,距離爆炸事發地約700米有一處小區,總戶數約5617戶。

據悉,此次事故中有許多居民樓受影響,究竟是爆炸衝擊波較大所致,還是企業危化品倉儲選址問題?有評論認為,起火引發二次爆炸及嚴重後果,或與天津面臨的「化工圍城」困局有關?

一份公開文件《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躍進路堆場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眾參與公示》顯示,瑞海國際於2013年提出一個躍進路堆場改造工程,擬投資900萬,把其已有物流堆場改造成一個危險化學品和普通貨物集裝箱堆場。

項目內容顯示,瑞海國際將新建2個倉庫,改造已有中轉倉庫、綜合樓、消防設施等,其後將作為海關進出口貨物暫存區,主要經營貨物拆、裝箱業務,改造後項目危險品貨物年周轉量2萬噸左右,普通貨物則為5萬噸左右。

作為此份環評公示文件的評價單位,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於2013年5月24日在其官網發布前文,並公示稱,項目「環境風險水平可以接受,項目選址合理可行」。

8月13日上午,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員證實,前述工程項目的環評工作由該院承擔,多位參與該項目的環評師目前正在市裡彙報情況。

在環評公示文件中顯示為項目評價單位聯繫人的張媛,在2014年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研討會上曾發表文章指出,天津濱海新區的環境問題不容樂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農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危險品數量不斷增加,導致風險源潛在的影響程度和範圍越來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