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科學與發明史的9個夢(上)

Facebook

生活中,人們常會做夢,有些稀里糊塗,有些則如身臨其境,醒來後記憶清晰,甚至還應驗了,由此,「解夢」應運而生,夢也成為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在人類的科學與發明史上,藉由夢中靈感做出發明的事例並不少見,有些重要的科學發現也是夢境提示的。本文將向讀者介紹近世以來改寫人類科學與發明史的9個夢。這些成功者很令人羨慕,但更值得探究的問題是,夢中點化來自哪裡?

1. 光速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stein,1879-1955)

「愛因斯坦說過,他的整個生涯都是對他少年時代一個夢的不斷冥思。」美國心理治療師約翰‧W‧普萊斯(John W. Price)牧師在做客電台節目《我們聰明才智的動力》(Engines of Our Ingenuity)時,複述了愛因斯坦這個鮮為人知的夢 [ 對談嘉賓是休斯頓大學機械工程和歷史學名譽教授約翰‧H‧林哈德(John H. Lienhard)]:

「他夢見自己踩著雪橇滑下山坡,當他在夢中接近光速時,所有的顏色都融為一體。受到這個夢的啟發,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在思考著到達光速時會發生甚麼。」

實際上,愛因斯坦對相對論的最早思考,就起始於14歲那年他問老師的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如果我以光速飛行,我的臉在鏡子裡是不是就看不見了?」

26歲那年(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狹義相對論,突破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證明觀察者運動速度的變化使時間具備伸縮性,所謂「現在」的概念並沒有絕對性。十年後(1915年),愛因斯坦又完成了他的廣義相對論,確立了時空與物質不可分離的觀點,將時間完全同物質場聯繫在一起。從理論上說,人們可以走向過去,也可以回到未來。

2. 元素週期表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1834—1907)

化學教授門捷列夫想以某種方式將65種已知的元素組織起來。他知道,一定有某種模式可使這些元素排列有序,且這種規律應和原子的質量(原子量)有關,不過,他仍然不得要領。門捷列夫後來回憶道,「在夢中,我看到了一張表,所有元素各居其位。醒來後,我馬上將其寫在一張紙上。」那是在1869年2月,門捷列夫35歲。俄羅斯化學家B‧M‧凱德洛夫(B.M. Kedrov)在其《關於科學創造力的問題》(On the Question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一文中引述了他的回憶。

元素週期表就是這樣來的。門捷列夫夢中所見是如此準確,也提示出某些元素的計量錯誤;各個元素根據其原子量在表中各得其所,在此之前,很多元素的原子量還是未知數。

門捷列夫的表中也留有一些空格,對應於還沒發現的元素。隨後幾年中,其預言的11種元素陸續被發現,特別是氦、氖、氬、氪、氙和氡,又給元素週期表增加了新的一族。元素週期表就像一幅大地圖,為後來的化學研究指點了路徑。

3. 縫紉機

伊萊亞斯‧豪(Elias Howe,l819—1867)

伊萊亞斯‧豪被認為是縫紉機的發明者,實際上,他很可能是改良了以前的設計,並憑藉其雙線連鎖縫法的設計而獲得美國第一個縫紉機專利。這是現代縫紉機的重要進步。不過,在他從夢境中獲得啟示而取得突破性進展前,應該把針眼放在甚麼位置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據豪的家族史記載:

「他最初的想法是按照普通針的樣子,把針眼放在針的尾部。他從未想到要把針眼放在針尖的位置,假使他沒有夢見自己在一個陌生國度裡給一個蠻族的王設計縫紉機的話,可能他根本會以失敗告終。

「像在現實生活中那樣,他陷在針眼的問題中。國王給了他24小時做好縫紉機,如若完不成,就只有受死。豪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放棄了。他被帶出去行刑。

「這時,他看到武士們長矛的尖頭上開著孔。問題迎刃而解,正當這位發明家苦求再給他一些時間時,他醒了。時間是凌晨4點。

「他跳下床,跑到車間,到早上9點鐘,針尖帶孔的針已經初步做好了模型。下面的事情就容易了。」

1845年,豪的第一台縫紉機模型問世,每分鐘能縫250針。

4. 蝕刻版畫

英國詩人和畫家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1827)

蝕刻版畫的製作原理也是在夢中發現的。傳統的銅版畫是把設計雕刻在一塊銅板上,將板子染上墨水、擦淨,印製過程中,只有留在雕刻凹槽中的墨水會在紙上留下印跡。這種技術在15世紀早期開始使用,被稱作雕凹線法(engraving)。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小弟弟羅伯特也跟他學習過畫畫,包括製作這種雕凹線的版畫。

據布萊克回憶,弟弟在1787年染重病,去世時,布萊克曾看到他的靈魂離體,拍著雙手作出喜樂的姿勢、透過天花板而去。此後,弟弟的靈魂多次回來看他,在一次夢境中,弟弟向他展現了蝕刻版畫的原理,即把文字和設計用不透水的材料畫在銅板上,然後將其浸入酸液,圖文之外的部分就被腐蝕掉,帶凸起的銅版就可以用來印刷紙本了。

布萊克將這種技術應用在《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等作品的創作中。印刷之後,他還會對紙本進行上色。

接下期:

改變人類科學發明史的9個夢(下)

文章來源: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