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獲2022冬奧會主辦權 污染及人權受關注

Facebook

【新唐人2015年08月01日訊】(新唐人記者唐明綜合報導)31日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夏奧會和冬奧會的城市。不過北京的空氣污染據報導非常差,中國的人權紀錄也非常欠佳。外界希望中共通過奧運會能有所改善。

據美國之音報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巴赫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宣布,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據稱北京政府還特意在長城上部署了大批民眾,以製造歡呼北京申奧成功的場面。

對於中國北京成為2022冬奧會主辦城市,國內外輿論普遍關注的是北京及張家口的空氣污染問題。

路透社指出,在上海社科院藍皮報告列出的全球40大都市中,中國北京的空氣污染程度倒數第二。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和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引發反對聲浪和民眾動員,越來越讓中共當局感到擔心。

不過,每遇重大事件,北京的空氣污染就能得到控制,被民眾戲謔為「奧運藍」、「APEC藍」和「昂山素季藍」等。因此,外界普遍期待,通過籌備與舉辦冬奧會,中國政府能夠加大對於控制空氣污染的治理。

在新聞自由方面。2007年1月1日,中共政府專門頒布了《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該文件規定,外國記者需要獲得被採訪單位和個人同意才可以在中國境內進行採訪。

中共外交部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12月份,共有來自49個國家的319家新聞機構的606名外國記者在華常駐,基本上都是一些大媒體。「奧運規定」在2007年1月1日實施以後,為了應對日漸增多的採訪,很多媒體開始考慮在中國設站,臨時來中國採訪的外國記者也明顯增多。

然而,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中國對於外媒監管和控制逐漸嚴格,政策趨於收緊。北京外國記者俱樂部(FCCC)的報告和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外國記者認為中國的新聞自由度惡化。

美國之音報導稱,在中國人權狀況方面,一些國際人權組織指出,這次申奧國之一的中國人權紀錄欠佳。總部設在美國的組織人權觀察全球項目主任沃登對媒體說:「眼下人權紀錄越差的國家越是希望主辦這些超大型體育項目。」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一些異議人士與政治敏感人士曾因為奧運會而得到釋放或者得到有限的自由。因此,國內外輿論對於北京申奧成功會否給中國的維權活動人士帶來寬鬆的環境抱有期待。

據悉,北京將斥巨資舉辦2022年冬奧會。北京官方確認,為2022年冬奧會編製的預算規模為15.6億美元,政府補貼佔6%;非組委會預算場館資本投資總額15.1億美元,將大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