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田:善德與巨富 —金錢是從哪來的(六)

Facebook

當今的中國人在瞧不起人、蔑視人和挖苦別人的時候,常常會用「瞧你這副德性!」「就憑你這個德性」等等之類的語句,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們往往在看不起別人的儀容、舉止、行為和作風時,會用這類輕視或蔑視別人的詞句。為什麼我們中國人不直接用描述人的外在特質,如行為舉止、儀容作風的名詞來描述外在的低下或卑劣,而偏偏要去使用這些描述內在和內心的詞彙,把一個人外在的低下和內心的特質聯繫在一起、把內在的「道德品性」和外在的行為聯繫在一起了呢?冥冥之中,我們是不是知道了一線天機呢?

馨香的德行

再談德行,指的是使德性得以彰顯於外的人格修養功夫,「德行」的低下或匱乏,是人們普遍鄙視和要遠離的狀態。「德行」對我們來說是這樣的重要,正好說明了我們中國人從傳統的觀念下來、從我們的骨子裡、在我們內心深處,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人的德,人的道德,和人的思想與行為,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大家從內心深處都清楚的知道,「德行」如果不夠,我們就不配成就什麼,我們就不能做成什麼事,我們就沒資格得到什麼東西。

形容「德行」的時候,我們會用「德馨」或者「德行馨香」,這出自於《書.陳君》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不是一般的香氣,是能夠散布很遠的香氣,如馨香,如蘭之馨。正馨純香,就彌足珍貴。唐代詩人劉禹錫作《陋室銘》,其中有膾炙千古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們為什麼把德這樣一個抽象、無形的概念,與世間最美好的事務、無遠弗屆的美麗和芬芳,聯繫在了一起?古人為什麼要用人人喜愛的芳香四溢,來形容品德的高尚呢?

北京白領求職

人的道德有多麼重要,這裡有一個北京白領求職的故事。大家知道,目前世界各國,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希臘、其他歐洲國家甚至美國,年輕人的失業率都很高。這頗令人費解。按理說,經濟不好的時候,企業的業主和公司老闆,經常傾向於先解僱中、壯年的雇員,因為他們的薪水和福利最高、對公司來說最昂貴;公司也經常傾向於僱用年輕人,因為需要付出的薪資比較少。但在當今的社會不是這樣,在許多歐洲國家,青年人的失業率最高,甚至高達30-40%。在北京,前些年有這樣一個年輕白領求職的故事。

這個年輕人發出了一封求職信和他的簡歷,但他用了兩個不同公司的兩張公函信紙,外加另外一個公司的公函信封。一封求職書信,用了來自三個公司的資源,都是歐美大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這個洋洋自得的求職者的本意,是要表明他曾經在三個大公司工作過,經驗豐富。但在收到求職信的西方公司的人事經理看來,這個年輕人是個慣偷!是絕對不會僱用他的。他至少從三個公司偷竊了三次!居然還不以為恥,把偷來的東西當作了自己可以炫耀的資本。最嚴重的是,這個中國的年輕人、偷竊者,本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當的,這個年輕人被拒絕的時候,還琢磨不透,覺得自己冤屈得很!

所以,如果單純的把智商和教育結合起來,會導致財富和教育的脫節。如果把道德的因素也考慮進來,我們也許能更好的解釋「智商=教育=財富」模式中所缺失的內涵。

董奉的杏子生意

從中國古人的智慧中,我們更是可以看到許多善德和巨富之間的關係的例證。2008年華爾街的金融危機之際,我寫過一篇專欄文章,談到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和古代中國董奉的杏子生意的關係。

董奉是漢代名醫,與張仲景、華佗齊名,被譽為「建安三神醫」。《古今圖書集成》中,特別記述了董奉的故事。董奉給人治病不收錢,但他會要求病人治癒之後,去他的後山栽種一顆杏樹。就這樣,多少年後,後山上居然種下了十萬多株杏樹。

杏樹林長成、結果之後,董奉開始做自己的杏子「生意」。需要買杏子的人們,可以自行用一罐穀物去換一罐杏子,自己去摘就行,甚至不需要知會他。賣杏子換來的糧食呢,董奉用來賑救貧困的人們,和在外趕路盤纏不夠的旅行者。這樣做,他居然可以一年幫助兩萬多人!他的「杏林」,後來也成了代指醫療界的讚譽之詞。其實,董奉也是個大道的修煉者,他的故事列在《神仙傳》中。他其實是一個仙人!在人間住了三百多年的董奉走了的時候,容貌還像三十多歲的人!

我對這個故事特別感興趣,想看看這個修煉人給我們後世留下的啟迪。我查了一查,杏子呢,是多年生落葉果樹。杏樹高密度栽植的行距,為1米乘3米,這樣一畝地可以栽222株;一般密度的株行距,則為3米乘4米或4米乘6米,那樣每公頃就可以栽種420到825株。如此算下來,董奉十萬多株杏樹的果園,其面積應該在500畝到1500畝之間。

不需要董事會和監事會,沒有股份、股票和期權,沒有大規模的投資,沒有大機械的生產,甚至沒有流動資金,只有一顆善心,一顆慈悲之心,就服務了十萬多病人,一年幫助兩萬多顧客,經營一千畝地的果園,還不需什麼人手。這個集健康醫療、果樹種植、糧食交易、商業和慈善為一體的超大型「企業」,難道不是非常的超常,不是一個奇蹟、神蹟嗎?如果華爾街那些貪婪的金融大鱷,哪怕從董奉那裡學到百分之一的「德行」,我們世界的金融危機,還會存在嗎?

我們現在知道,董奉呢,他是仙人。但什麼是仙人、神仙呢?神仙是可以點石成金的,是不會缺錢的。他不缺錢,他來做這件事情是幹什麼來了呢?在我看來,這位神仙就是來告訴我們,首先,神佛和神仙,都是確實存在的;其次,人們如果積德和行善,是會有好報的。那在我們當今社會,有沒有成仙的辦法呢?有沒有人試圖去修行、修成神仙的呢?有的。下面,給大家舉三個東西方的商界鉅子,生意成功、立志向道、靜坐參禪的例子。

(待續)

文章來源:437期【新紀元週刊】「商管智慧」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