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專欄:銀行為甚麼不喜歡你的錢?

Facebook

早幾天,我用網上銀行服務,將一筆錢轉帳給朋友,托他為我在海外買一點東西。我說:「你看看吧,可能要兩、三天的時間。」

朋友說:「現在是甚麼世代了,為甚麼銀行轉帳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人家新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甚麼都是即時做妥的,難道做銀行的人一直都沒有進步過嗎?銀行的服務好一點,儲款多一點,它們才可以借多點出去吧?」

或者在從前的世界,銀行的確是那樣運作。不過,今時今日,銀行已經變了質。當中央銀行以超低息貸款與銀行去購買政府的債券,買了政府的債券,也就是借錢予政府。有餘錢,銀行便將錢借予市場上有需要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存戶是最沒有地位。

尤其是在過去幾年,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在歐洲,個別國家甚至有負利率;也就是說,銀行不向存戶支付利息,而是反過來要存戶向銀行支付負利率。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地方,就算沒有負利率,也可以見到,銀行對小存戶越來越不注重。客戶走入銀行門口,櫃檯員不是想向你推銷利潤更高的理財產品,就是希望你會向銀行借多點錢。

畢竟,資金近乎沒有成本,借出去的錢,利潤是想像以外的高。要知道,銀行每一元的本金,可以憑槓桿倍數,借出八元,甚至更多的錢。假如銀行的本金成本是年利率一厘,貸款年利率是兩厘,銀行的利差收入,不是一倍,而是十六倍,甚至更多。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假設的計算,現實當中存在許多其他變數,但重點是公眾一直以來都沒有弄清楚銀行生意是怎樣做,才會有錯覺,以為銀行的利潤只是微薄的息差。

不,銀行的利潤,是息差再乘以倍數效應,是一種暴利。所以,銀行最關心的,是貸款,而不是存款。別的不說,在銀行里最基層的員工,總是做收存款的前線員工,經驗多了,漸漸就會接觸處理貸款。甚至可以說,銀行吸納存戶,只是為了建立一個關係,可以獲取更多客戶的資料,接下來,它們就會嘗試向你銷售不同的產品,又或者貸款,最低限度也會要你開一張信用卡。

無錯,這就是為何銀行其實根本不喜歡你的錢;銀行只是想要大家借貸,因為借貸予政府,本身的利潤不多。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見到的經濟制度,跟教科書中所講的資本主義,相差十萬九千里不止。事實上,銀行雖然沒有直接被政府接管,但其實沒有太大分別。再者,這個傾向鼓勵借貸的制度,結果只會構成一次又一次的資產價格泡沫,以及接下來的爆破。

今日在世人眼前即將爆破的,如無意外應該是希臘。希臘政府向來揮霍無度,稅收制度則從來沒有理順。說到底,都是因為政客喜歡慷他人之慨,不想得罪大多數人,而一直以來容許希臘政府無視現實的,就是央行的政策促使銀行購買其國債,縱容不負責的管治,令改革一直都沒有出現。

回看今天的中國,其實發生甚麼事,大家心知肚明,而「大到不能倒」這個成語,亦恐怕即將會有一個新的演繹。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