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四大關鍵詞解讀畢福劍事件

Facebook

2015年4月13日,《環球時報》發表評論,題為「畢福劍風波再接著炒就變味了」。文章說:「圍繞這件事的部分網上辯論越來越尖銳,朝著不同方向越引申越遠,從而使風波附加了人們在一開始未必能想到的意義。」又說:「由於畢事件涉及毛澤東、解放軍等核心政治元素,辯論的最激烈部分根本剎不住車,鬥爭的雙方似乎一定要把對這件事上升為『兩條路線的鬥爭』。」

《環球時報》這篇評論,是擔心輿論失控,有呼籲剎車、停止炒作的意思。但蹊蹺的是,不到一天,這篇評論,就很快在《環球時報》網站上遭刪除。查找此文,只能到其他網站,諸如新浪、鳳凰之類的轉載。

莫非中共高層希望人們繼續炒作此事,以轉移某種注意力?比如,轉移對高層權力鬥爭陷入膠著狀態的注意力。隨著令完成、郭文貴和曾慶紅等人相繼失蹤,高層權斗似乎瀕臨你死我活的邊緣。

關於熱浪不減的畢福劍事件,值得琢磨和討論的,有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之一,「不雅視頻」。早幾年,網上出現明星裸照或裸視頻,大陸媒體一律稱之為「不雅照」、「不雅視頻」。由此創下「不雅」二字。但網友們不服,議論道:明明是雅照、雅視頻,展現明星的人體美,萬人爭睹,卻說成是不雅照、不雅視頻,顛倒常識。

然而,「不雅」二字,似乎是官方的伏筆。隨後就湧現了真正的不雅照、不雅視頻。

且越來越多,呈井噴之勢,那便是,中共官員的淫亂照、淫亂視頻。那些肚子凸垂、皮肉鬆弛、表情賤格的官員裸照、裸視頻,難看至極,的確不雅。諸如重慶市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那段著名的「十三秒」視頻,丑得令人作嘔。

這一回,央視主持人畢福劍飯桌唱說《智取威虎山》,居然被官方媒體定義為「不雅視頻」。畫面上,既沒有人脫衣服,也沒有人淫亂,何來「不雅」?官方媒體的主觀任性,無非是指畢福劍針對毛主席,爆了粗口:「那個老x養的!」私下場合男人偶爾爆粗口,司空見慣,扯「不雅」二字,如果不是吹毛求疵,那也是裝腔作勢。

關鍵詞之二,毛主席。原名毛澤東的這個毛主席,究竟說得說不得?畢福劍只說了一句「可把我們害苦了!」就似捅了馬蜂窩,招來毛左叫罵,要求「嚴懲」;招來官媒痛批,斥為「不雅」;招來央視反應,號稱「要嚴肅處理」,暫停老畢主持的節目;甚至招來烏克蘭駐中國大使館「澄清」:沒有參與任何不利烏中關係的活動。

這個毛主席,果然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毛左們口稱,畢福劍污辱了前領導人、黨的創始人、開國領袖,是「大不敬」。且不說老畢說老毛「可把我們害苦了」,基於歷史、出於事實,且是對一代屠夫、獨夫民賊最輕微的批評,就說中共當局本身,干盡了多少污辱前領導人、黨的創始人、開國領袖之能事,比如,污辱、咒罵中華民國的開國領袖袁世凱、中華民國的領導人蔣介石,長達半個多世紀;就連中共自己黨的創始人陳獨秀、開國領袖劉少奇、林彪等,都遭中共當權者長時間的污辱和咒罵。

其實,在一個正常社會,所有政治領袖、領導人,都是凡夫俗子,都說得、罵得、批評得,從秦始皇、漢高祖到蔣介石、毛澤東,無一例外,沒有說不得的「聖人」,沒有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關鍵詞之三,言論自由。中共憲法號稱,保障言論自由。畢福劍私底下的唱說、聊天,屬於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無論中紀委以「黨員畢福劍必須講規矩」為由、央視以「嚴重社會影響」為由、還是毛左以「損害國家形象」為由,都不成其為抵消畢福劍言論自由的理由。當然,在這個本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言論自由的專制大國,所謂「言論自由」,不過是「只許州官放火、不須百姓點燈」的言論遊戲罷了,即所謂「規矩」,由當權者隨興而定的「規矩」。

關鍵詞之四,告密文化。在網友的激辯中,把視頻上網的告密者成了話題。此告密者雖讓畢福劍倒霉,卻也讓政府出了洋相。否則,這樣的私下唱說,根本不至於激起如此軒然大波,也根本不至於造成什麼「社會影響」。

中國歷史,伴隨數千年告密文化,但歷代中國人不齒告密者,也有反告密文化。三國時,被稱為「一代奸雄」的曹操,每每倚靠告密者和內奸瓦解政敵、奪取城池,然而,每當取勝,他卻立即將告密者斬首並示眾。比如,因苗澤告密出賣,將軍馬騰的反叛計劃被曹操預先獲知,但曹操殺害馬騰等人後,卻將苗澤「並斬於市」,稱:「留此不義之人何用!」又比如,因楊松告密出賣,漢中太守張魯敗於曹操,曹操得以奪取漢中,但得勝後,曹操卻將楊松「斬之於市曹示眾」,斥之:「賣主求榮!」

觀今日北京當權者,竟連古人曹操的智慧都不及、而一味寵信告密者?讓高校學生互相監控,讓高校學生監控、舉報老師,近日更有共青團中央公開招聘千萬五毛,所謂「青年網路文明志願者」……所有這一切,似乎要將中國的告密文化推向極至。

如此,就能挽救黨、保住紅色江山?其實未必。歷來專制王朝自有定數,豈非人為所能迴避和苟延?畢福劍言論,以及畢福劍言論所激起的社會輿論潮,其背後反射的民意、民心、民情,究竟是什麼?這才是北京當權者應當自思、深思、反思的焦點所在。

(2015年4月14日)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相關文章